下载此文档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cc(精品).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cc(精品).doc《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244016
244017
学分
5
4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
90
108
理论学时
90
108
实验/操作学时
开设学期
1
2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
化学教育
考核方式
笔试
一、 课程简介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反应的科学,它是化学中最古老的 分支学科。是大学化学各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基础课程,在化学各专业课的学习中起着 承前启后的作用。师范院校的无机化学又是和中学化学教学内容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的 专业课程。无机化学课程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和元素化学两部分,它们互相渗透,紧密联 系,组成了无机化学课程的整体。
基础理论内容涉及化学反应热力学、化学平衡、物质结构、配位化学、电化学等化 学原理。元素化学重点介绍周期表中主族元素、副族元素(包括铜系和钢系元素)的性 质、结构、用途和制备,并运用热力学、动力学、元素电势图以及结构化学原理进行解 释。
二、 课程大纲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无机化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系第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起着 承前启后的作用。该课程的讲授内容既要立足于学生已掌握的中学化学知识基础,又要 为其它几门后续课程准备必须的基础理论和无机化学知识。
无机化学课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化学热力 学、化学平衡和氧化还原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并且使学生掌握重点元素化合物的主 要性质、结构、用途。同时通过教学过程还应培养学生掌握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 论分析和计算的能力;并注意使学生在科学思维能力上得到训练和培养。
(二)课程目的
无机化学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 维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 与讨论,理解和掌握周期律、分子结构、化学热力学及动力学、溶液中的酸碱平衡、氧 化还原平衡、沉淀平衡和配位平衡四大平衡等初步知识,并在原理的指导下,了解化学 变化中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初步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理解化学变化基本 特征,掌握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溶解性、热稳定性、配位能力等 特性及典型反应。要求学生在元素化学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 培养自学能力,并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基础理论
掌握元素周期律,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理论的基本知识。
掌握化学平衡理论、溶液的电解理论以及氧化还原理论等。
掌握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热力学初步知识。
元素化学知识
了解并掌握周期系中主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衍生物除外)的制 法、性质及用途等的化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教学项目(第一学期)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与目标
重点及难点
学时分配
绪论
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 的科学。
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发展 和前景。
学习无机化学的方法
重点:无机化学的研究对
象、化学分支学科
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4
第一章
理意义。
懂得近似能级图的意义,能 够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 理,写出若干常见元素的原子核 外电子的排布方式。
学会利用电热势、原子半径 等数据,讨论各类元素的某些性 质与电子层结构的关系。
重点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 期律间的关系。
重点:
四个量子数的概念、量子力 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 描述方法;核外电子运动状 态。
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的构造 原理,给定原子序数时写出 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特别 是价电子组态;近似能级 图,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 则的含义。
建立元素周期率、周期系、
10
周期表、周期性的基本概 念。周期表位置与电子组态 的相互确定。
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 性等概念的物理意义及其 变化规律
难点: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 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
第二章
1 .掌握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共轴 大n键和共价分子的性质。
理解分子间力的概念,分 清化学键和分子间力的区别。
掌握氢键的特征和形成条 件,以及对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影 响。
了解现代价键理论和分子轨 道理论的主要点。
重点:,杂化 轨道理论,。键和n键、大 n键以及等电子体等基本 概念。
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3,分了轨道理论、。2 , N2 分子轨道能级图,分子轨道 中电子的排布,键级。
、键长、键角;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构成因素,化学键和分子间 力的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cc(精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健
  • 文件大小104 KB
  • 时间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