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鉴赏教学设计
宁波北仑明港高级中学 盛丹华
【教学目标】
“铺叙”“列锦”等表现手法的高妙运用,体会其对展现杭城风貌和抒发情感的重要作用。
“炼字”的角度着重鉴赏词句,领略柳永笔下北宋杭城的自然人文景观。以《望海潮》一词为窗口,展示北宋时期都市社会风貌和生活画卷。
,杭州如今发展迅猛、生机勃勃,杭城画卷再添新貌,培养学生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和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词句鉴赏
【教学难点】字词推敲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点拨法、探究法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写作背景】据罗大经 《鹤林玉露》 记载, 此词作于 1003年秋,是柳永献给时任两浙转运使孙何的。孙何门禁甚严,柳永因久不得谒见,便作此词,教歌妓歌于孙何席前, 孙折服其文才,于是请其入座 。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你能吟诵几句与杭州有关的诗词吗?
,前有G20峰会,后有2022年亚运会。作为浙江的学子,如果让你为咱们杭城宣传片,向全世界展示杭州的风采,你会展示些什么内容呢?
以柳永的《望海潮》为脚本进行拍摄。
二、吟诵感知
,老师作朗诵指导。
,完成填空,梳理诗词的结构,把握诗词的内容。
【明确】
上片开篇三句总领全诗,总写杭州的优越的地理位置、繁盛的社会历史。继而围绕“形胜”“繁华”两个词展开对杭州自然景观、市井风貌的描绘。
下片特写极具代表性的西湖美景,描绘自然风光和市民生活。同时表达对孙何加官晋爵的美好祝愿。
,如何来呈现呢?(引导学生感知写景顺序,领悟铺叙手法的妙处)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 远景,全景俯瞰)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 近景,全景平视)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 近景,全景平视)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 特写镜头)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全景俯瞰,特写镜头)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 特写镜头)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 特写镜头,远景仰视)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总结】“铺叙展衍,备足无余,形容盛明,千载如逢当日。”——李之仪《跋吴思道小词》
由远及近,由面到点,俯仰结合,一句一景,如数家珍,层层铺叙,状景如画。
三、自主鉴赏
柳永在词中可谓“一句一景”,就好像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切换,这种镜头自由切换和组接在电影中叫“蒙太奇
《望海潮》鉴赏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