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基层公务员:好不容易挤破头进来 谁现在走谁傻.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基层公务员:好不容易挤破头进来谁现在走谁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众多基层公务员,不愿意辞职或者不敢辞职,除了稳定和福利的吸引外,更多是因为“没有资金,没有人脉,没有特别出众的魄力”,担心“出去也只能摆地摊”。
有人说,能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大多数都是精英。但体制的渗透力却不容忽视,多年后,要么被体制同化,学会了逢迎、圆滑,要么当牛做马,干着诸多繁重的重复劳动;一旦社会发生变革,这两种人,都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社会。
他们会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企一样,出现大规模的“下岗潮”吗?公务员队伍中的人,有没有这种危机感,他们怎样看待自身的未来?
公务员说
“好不容易挤破头进来,谁现在走谁傻”
刘博毕业于武汉一所名牌大学,研究生学历,现在新郑市一家单位做公务员。
尽管许多时候,他的工作都是写写材料,在办公室打杂,天天唯唯诺诺,但他从没想过离职,“好不容易挤破头进来,谁现在走谁傻。”
对于中央的各项禁令,刘博觉得对自己影响并不大:作为基层公务员,本身平时就没什么福利,没灰色收入,也没有大吃大喝的机会。
最近,刘博也听说了公务员内部可能要调整的事,但他并没有什么压力。他觉得,不管到哪里,都需要干活儿的人,多年来自己兢兢业业,“就算是淘汰裁员,也轮不到我,比咱差劲的多得是。”
工作这么多年,日复一日在公文来往中消磨,会不会渐渐觉得对社会无所适从?刘博说,他觉得并没有什么变化,“8小时之外的生活学习,还是因人而异。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大部分人其实还是能在社会上立足的。”
“只要不犯错,我不会老无所依”
刘博的这份“安稳感”,不少公务员感同身受。工作的稳定,让不少公务员虽然对从事的职业有各种苦恼,但并没有太多危机感。
来自焦作的公务员安哲目前已经升到了副处级。由于“个性耿直,不习惯请客送礼”,工作了二十几年,年近半百的他觉得自己的仕途,也许基本上到顶了。
虽然听说过十八大召开后,中央明确表态“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也有“铁饭碗”要打破的说法,但安哲并不担心,“只要不犯错误,我能挨到退休,这个就是铁饭碗啊,最起码我不会老无所依。”
尽管也有诸多苦恼,但安哲从未想过离职,自己这辈子最好的年华已经给机关了,这时候再出去,既不是一个好时机,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中央禁令是好事儿,没听说谁为这辞职”
公务员林钦认为,中央推出禁令是好事,就是为了规范公务员队伍,是针对官场之积弊要害的,也是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反腐措施。
林钦说,事实上,受“禁令”影响较大的都是一些平时隐性收入高、与企业打交道多的公务员,而对一些“清水衙门”及刚入职的年轻公务员则没什么影响。
所以,“禁令”禁的是公务员的不合理收入,理所应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好事。“看看现在被查处的一些腐败官员,哪一个不是从一支烟、一件礼品、一顿饭开始的?”
据他所知,2013年,好几个地方都在对办公室重新进行隔断、装修,清理办公室面积超标问题。去年年关将近,单位的年终福利也削减不少,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顶风作案”,但大家该干活干活儿,没听说谁打算为这辞职的。
专家观点
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张廷银:
和上世纪90年代相比,“辞职潮”缺乏社会土壤
目前,中央的禁令实际上是对于反腐败的规范,如果长期坚持下来,对社会观念将会形成一种冲击。
大家都争着当公务员,并不是一件好事,公务员内部也

基层公务员:好不容易挤破头进来 谁现在走谁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