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优”规划优化方案
(公示版)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
一、背景与范围
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围绕“建设
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
坚持“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发
展的思路,开展 “中优”规划研究工作。
按照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重塑经济地理的规
划思路,主要以五环路为界形成“中优”规划范围。
涉及“11+2”的区域结构,“11 ”包括锦江区、青
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全部区域及温江区、
双流区、龙泉驿区、新都区、青白江区、郫都区部
分区域,“2”包括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部
分区域。总面积共1264平方公里
“中优”规划范围
•2
二、目标及思路
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
优化“中优”区域功能
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筑尺度、降低人口密度
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
•3
三、规划方案
2. 提高产业层次
(1)降低开发强度 (1)打造现代服务业增长极核
(2)降低建筑尺度 (2)疏解非核心区功能
(3)降低人口密度 (3)优化现有产业业态
3. 提升城市品质 (4)注入新兴业态,提升产业层次
(1)塑造特色
(2)完善配套
(3)改善交通
(4)提升环境
(5)彰显文化
•4
(1)降低开发强度
①根据总体城市设计确定的总体格局,优化形态分区
形态分区分为核心区、一般地区、
特别地区。
p 核心区:指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轴
线、城市中心区,为建设强度相对较高
的区域;
p 特别地区:指中心城历史片区、滨
水区、依山区、城市风道区,环城生态
区等区域,对建设强度进行严格管控。
p 一般地区:除核心区及特别地区以
图例
外的城市区域。 核心区
一般地区
特别地区
形态格局优化后示意图 •5
(1)降低开发强度
成都容积率过高是导致交通拥堵、城市形态较差、特色不突出的主要原因,因此借
鉴天津、上海的规划管理,应降低开发强度。
②降低住宅用地开发强度
住宅容积率
分区 最高容积率
核心区 l 单个地块具体容积率根据城市设计确定;
一般地区 l 商业兼容住宅用地和住宅兼容商业用地均按住宅
成都市“中优”规划优化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