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闻摄影作品.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苏珊. 温丝特[美] 纽约 1997 年 1998 年世界摄影大奖赛获奖作品只要有两个小时不注射海洛因,戈罗瑞娜就会发狂。发狂的戈罗瑞娜看上去很可怕,她会不停的撕扯自己身上的衣服, 并在胸前的皮肤上留下斑斑血痕。她嘴里发出野兽一般的声音, 扭曲的面孔上涕泪横流, 有时还会在垃圾堆里不顾一切地滚来滚去。不难想象, 在这种时候,戈罗瑞娜已不是朋友们所熟悉的那个戈罗瑞娜了。 2 、杰达. 杰克本森[美] 1997 年 1998 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迈克. 泰森在拳击场上将对手埃文德. 霍利菲尔德的耳朵视为猎物而肆无忌惮地撕咬下一大块, 就此泰森再次扩大了知名度。事故发生在 1997 年6月 28 日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一场重量级拳击赛的第三局。泰森受到取消比赛资格、罚款、禁赛等处罚, 他还不得不退还 300 0 万美元的酬金。目前霍利菲尔德受损的耳朵已由外形整容师进行了补治。 3 、罗伯特. 杜瓦斯诺[法] 巴黎 1953 年前面求职的姑娘正接受“面试”。巨大的失业数字令歌舞厅老板有了挑三拣四的权利。 1953 年, 著名的摄影家罗伯特. 杜瓦斯诺受《摄影记者》杂志之托, 拍摄了一组关于巴黎马约尔歌舞厅的专题报道。对于当时生活十分拮据的杜瓦斯诺来说, 接受杂志社这个合约意味着经济困难的缓解。但一向以拍摄严肃题材著称的摄影家, 却在心理上很难接受以风月场为主题的报道任务。然而, 当他深入到马约尔歌舞厅的生活中后, 却发现这里也是整个社会的缩影,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可能代表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当时的马约尔歌舞厅规模很小, 只有仅能容纳 400 人的观众席, 它还没有雄心去争取在歌舞演出界名播全球的地位。然而靠着为换一片面包的姑娘们的大胆的裸露表演, 马约尔歌舞厅最终声名远扬了。 4 、维吉纽约 1945 年“库尔斯, 35 岁,曾做过管道修理工。他在天堂夜总会扮作舞女跳脱衣舞。这是家专为男同性恋者服务的夜总会。”维吉报道说:“库尔斯因涉嫌在夜总会外向男性伴侣卖淫而被捕。当我前往囚车拍照时,‘她’立刻摆了副明星姿态, 并且提醒我发表照片时尺寸最好大一点”。 5 、维吉 1952 年纽约往腿上抹金粉准备上场的脱衣舞女对门边那个怒气冲冲的男子无动于衷。斑驳的墙壁和杂乱的物件与前台并没什么共同之处。维吉从不让他的人物从环境中分离出来以简化画面, 也从不害怕闪光灯在人物身后留下阴影。他的意思是:“我( 摄影师)在, 我抓拍。”完全美国式的直率。 6 、这是一幅令人毛骨惊然的照片。 1972 年6月8 日,越南战争已接近尾声。久战不胜的美民村庄和赤手空拳的百姓狂轰滥炸。照片拍摄的是一群孩子被从天而降的燃烧弹吓坏了而四处奔跑的情景, 特别是中间那个小姑娘因为身上的衣服被烧着, 不得不赤身露体地在路上奔跑。这个形象十分鲜明地展示了皮肉的痛苦与精神上的极度恐惧。这个形象撕扯着每一个富有正义感、同情心的读者的心。这幅照片很快就被刊登在美国《纽约时报》的头版上,一下子成了轰动一时的话题。这幅照片逼真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性, 显示了战争对人类灵与肉的深重伤害。美国人早已被这场远离美国而无休止的战争弄得漠然麻木了, 但这幅照片重又唤醒了他们的良知, 于是一场反战的浪潮重又兴起。不久,越战宣告结束,人们说,是这幅照片促使越战提前半年结束。 1973 年,这幅照片荣获美国普利策奖,同年,在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又被评为年度最佳照片。照片中的小姑娘名叫潘金淑,当年 9 岁。照片成名之后,她成了新闻摄影跟踪的人物。成年后, 她移居美大使奔走世界各地, 以自己的经历讲述和平的意义。 1996 年,她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但背部还留有当年烧伤的疤痕。作者黄功吾是一名战地摄影记者,当年只有 22 岁。 7 、非洲大陆,充满了天灾与人祸。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非洲少雨, 连年干旱, 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中、在瘟疫中备受折磨而走向死亡。许多记者在那里拍摄的镜头触目惊心, 令人不寒而栗。这幅作品很有代表性。记者前去采访旱情十分严重的乌干达, 深深地为那里经受的苦难而感动。他没有一般化地去拍摄面黄肌瘦的灾民, 也没有去拍摄寸草不生的干裂土地, 而是拍摄了一个对比强烈的镜头——丰润的大白手和枯瘦的小黑手, 从而表达出自己对于干旱恶果的强烈感受和向社会呼吁的热望。作者大胆的画面剪裁, 舍弃了对比以外的一切东西, 而使人们的视觉感觉强烈而集中,强化了照片的视觉冲击力,使干旱带来的深重苦难在无言中得到充分展示。新闻报道摄影以瞬间纪实为使命为优势,然而,在拍摄的一瞬间,又能以恰当的构图、生动的形象冲击人们的视觉,震撼人们的心灵,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8 、萨姆. 希尔 1937 年 1937 年5 月,德国“兴登堡”号飞艇顺利

新闻摄影作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