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中新课程选修模块考试样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一部分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共 4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梭伦在自己创作的诗歌中说:“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我都使他们解放。”“他们”是指 A. 外邦奴隶 B. 债务奴隶 C. 战俘 D. 平民 2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包括①北魏统一全国②北方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③社会矛盾日益激化④拓跋部经济文化发展落后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3.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有北魏不同时期凿刻的佛像, 下面两个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影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A. 佛教的进一步盛行 B.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 汉化政策的影响 D. 雕刻工匠技术水平 4 .公元 997 年,宋朝岁收 2200 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高达 11000 多万缗,支出却高达 12500 多万缗。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衰退 B. 起义频繁 C. 贪污腐败 D. 冗官冗兵冗费 5 .现在有些国家提供小额贷款给农民资助其发展生产,在我国古代就有类似的做法。这种做法出现于 A. 商鞅变法 B. 王安石变法 C. 北魏孝文帝改革 D. 李悝变法 6. 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 以生天下之财, 取天下之财, 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①青苗法②免役法③保甲法④方田均税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7. 农业丰则基础强, 农民富则国家盛, 农村稳则社会安。下列事件的结果能够体现上述主张的有①商鞅变法实行“废井田,开阡陌”②王安石变法实行农田水利法③ 1958 年开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④ 1978 年以来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8. 历史上杰出改革家的共同特点是勇于创新, 不惧阻挠。提出“天变不足畏, 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改革家是 A .商鞅 B .北魏孝文帝 C .王安石 D .康有为 9. 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包括①政教合一②教权高于王权③教会占有大量土地④教皇在西欧确立了神权统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 下列宗教改革的主张,属于马丁· 路德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相同点的是 A. 信仰即可得救,无须通过天主教会 B. 救赎或沉沦在人出生前已经预定 C. 神职人员由信徒选举产生 D. 禁止娱乐活动和穿着奇装异服 11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和影响不包括 A .统一了宗教信仰 B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发展 D .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12.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使埃及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包括①近代工业发展②军事实力增强③人民反抗减少④延缓西方入侵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 .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A .军备落后 B .制度腐朽 C
北京市高中历史模块样题__《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