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教学案例】80后朱丹丹升职记(一)
摘要:随着80后员工成为当前人才市场的就业主力,越来越多的80后在职场中快速成长为企业的管理者。本案例描述 了80后朱丹丹在美资企业百味可公司5年时间里从一个被管理者成长为管理者的历程以及最后面临的职业选择。本案例一方 面体现了80后新生代员工自信,自我,善于学习,具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并勇于争取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80后管理者在管理岗位上所展示的与60后和70后管理者不同的管理风格以及面对的种种挑战。本案例反映了80后员工的特点以及相应管理问题,并启发管理者和研究者思考80后管理者的培养以及他们将带来的企业管理新思维。
关键词:80后员工管理,80后管理者,职业发展,上行管理,软技能
引言
2012年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百味可公司广州公司的单身员工们沉浸在向已婚同事和上司“逗利是”(讨红包)的喜悦当中。但同是单身的朱丹丹却没有心思“逗利是”。她早早地来到了公司会议室。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公司管理层会议。“各位同事,我很高兴地ANNOUNCE(宣布)朱丹丹为财务计划和分析团队的财务经理,成为我们公司第13位管理团队成员。恭喜你,丹丹”。总经理查理张用夹杂着英文的粤式普通话宣布这一任命时,朱丹丹站起身来,向正在鼓掌的同事们致谢。
掌声刚落,她的前老板格丽丝的冷眼让朱丹丹感受到了热烈掌声后面的一股寒意。格丽丝是一位42岁的女性,此前朱 丹丹的三次晋升都是她提出来的()。现在她们同为财务部门的经
理,管理不同的财务事项,同受财务副总监瑞贝卡的 领导(附录1)。
这是只有部门领导才能参加的一月一次的管理会议。商业战略、月度业绩、行动计划以及财务情况是会议的重点议题。 “要怎样才能让这些资深的‘领导们’认同我这个80后小姑娘呢?”朱丹丹扫了一眼圆桌前的同事们,暗下忖度。她是管理团队 中唯一的80后,其余均出生于六七十年代。
朱丹丹升职路线路
“丹丹,你是我们公司在中国南区第一个‘80后’的经理。我希望你能虚心学习,发挥你的优势,独立领导起这个6团队。”顶头上司瑞贝卡在会上说的一番话让朱丹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当晚回到家,朱丹丹翻开了她在MBA《职业发展》课程中完成的作业——“个人自传”。该课的冯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说,回顾过去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自传中的一个个职场情 景,又把她带回了过去。
初入职场
朱丹丹2005年毕业于南方一所著名的大学,主修财务。当数以百万的同辈们奔波于各大招聘会找工作时,朱丹丹在她 会计学教授的推荐下,顺利去了一家中国颇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夏盛公司做管理培训生。如同很多同龄人一样,朱丹丹对未来 并无清晰的计划。虽然她在毕业前落实了在夏盛公司的工作,但是她内心一直希望能去欧美外资公司工作。一方面是因为跨国公司有更为专
业化和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另外,她也羡慕跨国公司比较“小资”的工作环境和“小康”的薪资福利。一天晚上,当她和一位在上海外企工作的同学网上聊天之后,外企的工作环境让她非常向往,她决定要勇敢地离开夏盛公司。2007年年初,朱丹丹终于不堪忍受夏盛公司的家族式管理,辞职而去,并顺利在美资企业百味可公司找到了会计工作。
百味可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最初进入中国时,总部设在广州,后来搬迁到北京,因此广州仍保留着部分总部的职能。朱丹丹所在的部门便要处理全国20家分公司的销售费用审核和报销。朱丹丹很享受与20家公司的财务人员和销售人员 的电话或者邮件沟通。与之前在夏盛公司的沉闷数字工作比起来,这里简直就是天堂。“谁说会计很闷呀?”她每天都乐呵呵 地打电话。其时,她的70后直接主管李思思是百味可财务部内部提拔起来的会计主管,已经在此工作了5年(附录2)。三个月 试用期满时,李思思在朱丹丹的考核评估书上写上了“谦虚好学,有上进心”八个大字。李思思的老板——部门经理格丽丝也 找朱丹丹谈话。这是试用期结束部门经理的例行谈话。这也是入职面试之外,朱丹丹第二次单独与格丽丝的面谈。在夏盛公 司等级分明的文化熏陶下,朱丹丹很小心越级沟通的问题。入职三个月来,她从不敢与格丽丝直接汇报工作。格丽丝倒是很 真诚地赞扬朱丹丹。“丹丹,思思对你的评价不错,说你性格开朗,很适合这个岗位,继续好好干,这个职位的工作有成绩 很容易体现出来的。”朱丹丹并未意识到如何体现成绩的问题,经她这么一提点,便更加努力投入工作。
当年财政年度末时,李思思和格丽丝分配给她一项任务:要求
各分公司在2007年12月31日前汇报所有销售费用。格丽 丝特意提醒她这是一项艰巨而且重要的任务。说它“艰巨”是因为在过去两年,有些分公司在汇报时总是“不见了”高达数百万 的费用。说它“重要”是因为最后的数目将报送到财务总监及销售总监处。这是格丽丝第一次直接向她下达工作指令,朱丹
【MBA教学案例】80后朱丹丹升职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