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枕中记》到《黄粱梦》
摘 要:元杂剧《黄粱梦》取材于唐传奇《枕中记》,两者在故事情节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前者以喜剧作结,后者以悲剧作结。从《枕中记》到《黄粱梦》,人物形象有了一定的变化,吕洞宾的命运比卢生更为坎坷;高翠娥少了崔氏的贤良,多了一份女性意识的觉醒;作为道士的汉钟离,与吕翁相比形象更加鲜明。
关键词:《枕中记》;《黄粱梦》;嬗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169-02
唐代沈既济的传奇《枕中记》讲述了赶考举子卢生在客店偶遇道士吕翁,经道士点化,最终入道的故事。由马致远、李时钟、红字李二、花李郎合作的元杂剧《黄粱梦》是典型的神仙道化剧,“神仙道化剧多本于以前的志怪小说”,《黄粱梦》即取材于《枕中记》,故事情节与《枕中记》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此时赶考的举子已不再是卢生,而变成了吕洞宾,点化举子入道的也由吕翁变成了汉钟离,不过同样是通过梦中的经历,两人最终选择入道。下面主要通过卢生与吕洞宾、崔氏与高翠娥、吕翁与汉钟离三组人物的比较,浅谈人物之形象嬗变。
一、卢生和吕洞宾
卢生和吕洞宾分别是《枕中记》和《黄粱梦》的核心人物,故事围绕他们展开,一步步发展,走向高潮,以他们的入道作结。
两位主人公有很大的相似性。首先,从身份上说,卢生与吕洞宾都是赶考的举子,都秉承儒家“修身齐家治天下”的信条,执着于科举考试,希望借此踏上仕途。在卢生看来,“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昌而家益志肥,然后可以言适乎。”吕洞宾一登场就说到,“自幼攻习儒业,今欲上朝进取功名。”当汉钟离劝他出家学道时,他立即反驳,“我学成满腹文章,上朝求官应举去,可怎生跟你出家!”可见吕洞宾对功名的渴望与卢生如出一辙。
其次,从婚姻上说,卢生和吕洞宾都娶到了高门之女。在唐代,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士子们都渴望与世家大族结为婚姻,其中有五支最为尊贵,即崔氏、卢氏、李氏、郑氏和王氏。卢生娶“清河崔氏女”,清河崔氏正是五大姓氏之一,这样的婚姻正是唐代士子们所梦寐以求的。吕洞宾也娶到了高太尉的女儿高翠娥,成了高太尉的乘龙快婿。这样显赫的婚姻对他们两人的仕途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影响。
第三,从仕途上说,卢生和吕岩都经历过大富大贵,特别是卢生,曾担任监察御史、京兆尹、御史中丞、河西节度使、礼部侍郎、户部尚书、御史大夫、中书令等重要官职,还因功勋卓著被封为燕国公。同样,吕洞宾也“应过举,拜兵马大元帅”,受到朝廷的重用。但在官运亨通的同时,他们也都经历过波折,卢生因同僚的谗言两度被贬,吕洞宾也因贪财卖阵被迭配充军。最终他们都看透宦海浮沉,出家修道。
下面我们来看不同,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以喜剧作结,而后者充满悲剧色彩。首先来看卢生,卢生一生两度被贬,但都是皇帝误信谗言所致。第一次“大为时宰所忌,以飞语中之,贬为端州刺史”,第二次“同列害之,复诬与边将交结,所图不轨。”可见卢生被贬官都是遭人陷害,错不在己。当皇帝得知冤情时,为他平反昭雪,仍委以重任。第一次贬官后,“
从《枕中记》到《黄粱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