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茶文化》 日本茶文化.ppt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外国茶文化
1
饮茶,始于中国,传播于世界。但由于各国民族风情不一,文化背景、地理环境有别,而形成了各自特有的饮茶习俗。从大范围而言,亚洲人大都爱好绿茶、红茶、乌龙茶,崇尚清饮;欧洲人爱喝红茶,并加奶、糖等调味品;非洲人酷爱绿茶中的珠茶和眉茶,常在茶汤中加上糖和薄荷。具体到每一个国家,饮茶习俗却是多种多样。
2
亚洲茶文化
一、日本茶道
茶道,其实就是通过饮茶,对人们进行礼仪的教育和道德的修炼。众所周知,日本的种茶技术和饮茶习俗是由中国传入的。“茶道”一词,也最早见诸于中籍中。但日本人勤奋好学,善于创新,在中国茶的影响下,结合本民族的特点,为孕育具有日本特色的茶道打下了基础。
3
(一)茶道之源流
从公元630年到894年的264年间,日本派遣了20批遣唐使,这些遣唐使6将茶种与种茶技术和饮茶之风带到日本。
1 最澄法师与空海法师
唐代,日本高僧最澄禅师到中国天台山国清寺留学,回国时带回茶籽栽种于日本滋贺县大津市比睿山东麓的日吉神社境内,该地遂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所以,最澄法师是日本种茶技术的第一位开拓人。
4
空海法师与最澄法师同年来华,学习真言宗佛法。回国时将茶籽、中国制茶的石臼及蒸、捣、焙等制茶技术带入日本。
最澄留学回国后在京都比睿山修建了延历寺,建立了日本天台宗;空海回国后在京都的高野山修建了金刚峰寺,建立了日本真正的真言宗。
他们向天皇介绍中国内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一起饮茶。
5
2 永忠法师
在中国留学、生活将近30年。
永忠曾向嵯娥天皇献茶,由此写下了日本饮茶史的第一页。
在嵯娥天皇的带动下,喝茶之风在上流社会普及开来。当时人们完全因袭唐人对茶的理解和认识,使用阶层通常为天皇、贵族、高级僧侣等。
6
茶最初传到日本是作为一种艺术,一种先进文化,所以尽管后来饮茶之风渐渐普及到了民间,成为家家户户的日常饮料,人们还是认为茶事高级品,这导致日本茶道艺术的产生。
7
3 荣西法师
荣西两度来华时,正值饮茶之风盛行茶文化蓬勃发展。回国时,带回去茶园树、茶籽和茶具。
荣西曾把茶籽撒在北九州的背振山,茶籽的长势良好,后背振山被认为是日本茶叶生产的原产地。
荣西禅师著有《吃茶养生记》,是日本第一本茶书。 “茶也,末代养生之仙药,人伦延龄之妙术也。”注重茶的保健和修身养性的功能。
8
4 南浦绍明禅师
拜杭州净慈寺虚堂禅师为师修禅。1265年虚堂入主径山法席,绍明也随赴之修学,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式。
学成归国后将茶叶仪式带回日本,随后发展成盛行至今的具有“和、敬、清、寂”精神的日本茶道。
“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
“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
9
(二)茶道之精神
“和、静、清、寂”
“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敬”---则是对长辈的尊敬,同时也代表了对于友人与同事间的敬爱。“敬”表示相互承认,相互尊重,相互礼让,并做到上下有别,有礼有节,以和而敬。
10

《茶文化》 日本茶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one-丁丁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