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孤山学区野芦沟学校 岳莹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它的意图是向我们讲述了山谷中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由于人们肆意的乱砍乱伐,致使土地裸露,致使大地失去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本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其隐含的道理非常深刻,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它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三年级的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了解身边的事物,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扫清文字障碍。开始上课我出示一幅图展示小村庄的美丽,让学生利用文中的词语形容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接着笔锋一转,通过谈话引出本课内容,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接着我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新课标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文本,从中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
,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2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
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难点:让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教育。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认读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1)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小村庄。
(2)用一个词说说你的感受。(美丽)
(3)就是这么美丽的小村庄,不知在多少年,多少代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想知道为什么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二、合作探究
:先前的小村庄是什么样的?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把最能表现小村庄消失原因的语句划出来。
:把你划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并说说你从句子中读懂了什么?
三、展示交流
全班交流: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呢?哪些句子写了原因?
3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梨,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①说说大家从中读出了什么?
扣住两个“谁”和“拎”字理解人们砍树非常随意,不受约束和限制。
②随便什么人,随便什么时候,随便什么原因,都能随随便便地砍树,想砍多少就砍多少,这就叫做??乱砍滥伐。(板书“乱砍滥伐”),请同学们读读这个词。
③理解“裸露的土地”:(课件出示相关图片)看,这就是裸露的土地,还能怎么说,换个词来说说。(沙化、光秃秃)
④指导朗读:(a)看着这光秃秃的土地,你们心里有什么感受?(b)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生评再次指名读)
(2)一年年,
岳莹-《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