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机器人的认识.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机器人机器人的发展史: 上个世纪 60 年代前后, 随着微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自动化技术也取得了飞跃性的变化, 开始出现了现在普遍意义上的机器人。 1959 年,美国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取名“尤尼梅逊”, 意为“万能自动”。尤尼梅逊的样子像一个坦克炮塔, 炮塔上伸出一条大机械臂, 大机械臂上又接着一条小机械臂, 小机械臂再安装着一个操作器。这三部分都可以相对转动、伸缩, 很像是人的手臂了。它的发明人专门研究了运动机构与控制信号的关系, 编制出程序让机器记住并模仿、重复进行某种动作。英格伯格和德沃尔认为汽车制造过程比较固定,适合用这样的机器人。于是,这台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就应用在了汽车制造生产中。经过近百年来的发展, 机器人已经在很多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应用成绩, 其种类也不胜枚举, 几乎各个高精尖端的技术领域更是少不了它们的身影。在这期间, 机器人的成长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 机器人只能根据事先编好的程序来工作, 这时它好像只有干活儿的手, 不懂得如何处理外界的信息。打个比方, 如果让这样的机器人去抓会损坏它的东西, 它也一定会去做。第二个阶段中, 机器人好像有了感觉神经, 具有了触觉、视觉、听觉、力觉等功能, 这使得它可以根据外界的不同信息做出相应的反馈。如果再让它去抓某些东西, 它可能就不干啦。第三个阶段, 机器就真正长大成人啦, 这时它不仅具有多种技能, 能够感知外面的世界, 而且它还能够不断自我学习,用自己的思维来决策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第一阶段的机器人, 是小孩子,人们称它为“示教再现型”;第二阶段的机器人是一个青年, 人们称它为“感觉型”; 第三阶段的机器人则是成年人, 称为“智能型”。 1968 年, 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智能型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可以在一次性接受由计算机输出的无线遥控指令后, 自己找到目标物体并实施对该物体的某些动作。 1969 年,该研究所对机器人的智能进行测定。他们在房间中央放置了一个高台, 在台上放一只箱子, 同时在房间一个角落里放了一个斜面体。科学家命令机器人爬上高台并将箱子推到地下去。开始, 这个机器人绕着台子转了 20 分钟,却无法登上去。后来,它发现了角落里的斜面体,于是它走过去, 把斜面体推到平台前并沿着这个斜面体爬上了高台将箱子推了下去。这个测试表明,机器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现、综合判断, 决策等智能为了规范机器人, 人们采用了美国著名科普作家艾萨克· 阿西莫夫为机器人制定的三条原则,它们是:第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或任人受到伤害而无所作为; 第二: 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 但命令与第一定律相抵触时例外;第三: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与第一、第二定律相抵触。到了 80 年代,日本建立了首座无人工厂。工厂有 1010 台带有视觉的机器人, 它们与数控机床等配合, 按照程序完成生产任务。 199 2 年, 日本研制出一台光敏微型机器人, 体积不到 3 立方厘米,重 克。 1997 年,日本的本田公司制造出高 米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有三维视觉,头部能自如转动,双脚能躲开障碍物,能改变方向, 在被推撞后可以自我平衡。该机器人由 150 位工程师历时 11 年,耗资 8000 万美元研制而成,可以照料人和完成多种

对机器人的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