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次产前中医指导:1指导孕妇保持安闲、宁静,不大喜大怒和思虑过 度;增营养、禁房事、宽衣着、适劳逸、常检查;特别是慎用药,如:有毒、攻 下、峻下、禾I」水通淋、活血祛淤和大辛大热的药物。如出现胎漏症状(相当于西 医先兆流产)可辩证施以适当食疗,如气血两虚型先兆流产可用猪腰子(或猪肝)、 人参、当归煎汤服以养血益气,宁心安胎。
2、 妊娠早期,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喜酸食物或厌恶油腻、恶 心、晨起呕吐等一系列早孕反应。可采取以下两点中医保健方法:①、含服少量 鲜姜片、乌梅、陈皮等缓解或减轻;②、可用鲫鱼 1条、生姜、春砂仁、精盐、 味精煎汤服,以安胎、止吐、醒胃。如呕吐严重应及时就诊。
3、 妊娠早期出现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阴道少量流血者,中医称为胎漏。
可辩证施以适当食疗。如气血两虚型先兆流产可用猪腰子(或猪肝) 、人参、当
归煎汤服以养血益气,宁心安胎。如出血量增多、腹痛腰酸加重时应及时就诊。
(从1、2、3中选择一个复制粘贴即可)
第二次产前中医指导:此期孕妇易出现面色淡黄,或少华等血虚症状。可采 取中医食疗保健如阿胶粥:阿胶10克,糯米50克,红糖适量。将糯米煮粥,待 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稍煮沸 1-2次,加入红糖即可。如贫 血严重及时就诊。
第三次产前中医指导:此期孕妇易出现便秘,久之易诱发痔疮或使原有痔疮 加重。便秘未予改善,导致排便时孕妇腹压增大,易致胎动不安。妊娠便秘以预 防为主,包括以下内容:1 •孕妇平素应多食富含粗纤维的蔬菜,可多食香蕉、 蜂蜜等促进排便的食物。2•保持适当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如便秘 严重应及时就诊。
第四次产前中医指导:此期中医保健主要针对胎位不正患者, 可在严密监护 下用艾条灸至阴穴矫正胞胎。叮嘱孕妇按时做围产期保健。
产后中医指导:寒温适宜,劳逸适度,调节饮食,调和情志,保持清洁,正 确哺乳。产后妇女阴血骤虚,元气耗损,百脉空虚,易发生瘀血阻滞现象。可服 用益母草膏、生化汤等中医保健药品。
产后42天中医指导:1、产后易出现乳房胀痛、乳腺结块触痛,乳汁难出或 有结块等产后乳汁蓄积症状,可采取以下中医药保健: 1 •乳房按摩:由乳房四
周向乳头方向按摩,保证挤压乳头每侧至少有 10个乳腺管喷乳为佳。2•外敷:
(1)芒硝500克,分次纳布包内,敷于乳房处,芒硝结
孕产妇中医指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