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最苦与最乐
泗县思源实验学校 高岭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
2、读课文,积累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3、归纳并理解课文的论点,初步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
4、争做尽心尽责的人、最快乐的人。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难点:归纳并理解课文的论点;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1、作者所论述的“最苦与最乐”与什么相关?
2、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3、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完成填空。
1、梁启超先生认为:
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应当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
2、根据以上内容,合作学习,理清文章的结构,划分层次。
(一)、(1-3)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二)(4-5)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三)、(4-5)论述“人生应当勇于承担责任, 而不能逃避责任”。
归纳中心论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应当勇于承担责任, 而不能逃避责任。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章中列举了哪些未尽责任的情况;未尽责任的痛苦状态又是怎样的?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朗读
明确:
(1)未尽责任的情况:答应的事没办、欠人的钱没还、受人的恩惠没报答、得罪人没赔礼
(2)痛苦状态:“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
“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在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
“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
2、第1-3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请找出相关语句。
举例论证:答应的事没办、欠人的钱没还、受人的恩惠没报答、得罪人没赔礼
(1)、探究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未尽责任之苦与贫困老死之苦
比喻论证:“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
3、合作探究第4、5自然段。
(1)、第4段论述什么?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要说明什么作用?
(2)、第5段论述什么?要求:找出有关的语句和引用的内容,共同讨论。然后汇报。
明确:人生应当勇于承担责任。
4、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第4、5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请找出相关语句。
引用论证:
A:古语“如释重负”,
B:俗语
11最苦与最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