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二课时)
西水洋小学 程秀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理解课文内容。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 以人物为线索组织学生进行阅读;
2、 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两个不一样大的铁球、小黑板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激情导入
老师手里拿着两个铁球,跟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有关,一大一小。我们用它来代表课文里提到的两个铁球:大的代表10磅重、小的代表1磅重。这两个铁球如果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结果会怎么样?(同时着地),有人做试验了吗?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特别强调“着”的读音
二、 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 师:同时着地,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物理现象,但在公元1590年也就是417年前的欧洲,当时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这种物理现象。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相信一个人的话,这个人就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2、 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人们可不是一般的相信,而是相信到了什么程度?读第二自然段,找相关词语。(信奉)
3、 区别“相信”和“信奉”
4、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如果有人怀疑或者是反对他,人们就会怎么样?
5、 指导“责备”的语气;
6、 反复读揣摩语气。
三、 导读第三自然段
1、 亚里士多德关于这两个铁球怎么着地,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2、 他举了这么个例子,是想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想说明一个什么样的观点呢?(板书:重的比轻的先着地)
3、 学生上台演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1) 指名读
(2) 齐读
(3) 男生读
4、 理解伽利略的思维过程
(1) 没有人怀疑这个观点吗?
(2) 伽利略是怎么做的?先怎么,再怎么,最后怎么?
教师范读4-6自然段
先思考,再反复做试验,最后做公开试验。
(3) 品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伽利略是怎么思考的。既然是品读,同学们要一边读,还要揣摩内心深处,看他是个怎样的人?
(4) 伽利略在使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时候,是不是认为他的观点正确呢?(不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如果)
(5) 学生上台演示伽利略思考的这两种结论
(6) 自由读
四、 导读第四自然段
1、 他是这样思考的,但到底是不是这样的,还得亲自做试验,于是就开始在家做试验,做了几次,从哪儿看出来?
2、 为什么要反反复复地做呢?
3、 理解“重复”和“反复”的意思;
4、 通过试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5、 齐读
五、 导读第五、六自然段
1、 当人们知道了这个试验后,人们的态度如何?(嘲笑他)
2、 伽利略放弃了吗?(没有)他不甘心,他想用事实证明给所有相信亚里士多德的人们看,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吗?于是就决定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3、 结果,人们的态度和先前一样吗?书上怎么写的?
为什么会惊讶地呼喊?因为人们---
原以为两个铁球———,但看到的却是————。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6741****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08-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