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生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一、简介 钱塘江大潮,也称海宁潮,是浙江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世界着名涌潮 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天文大潮之一。国际地理学界将钱塘江与南美亚马逊河、 南亚恒河并称为 “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流 ”。
钱江观潮位于杭州东北 45 公里海宁盐官镇,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 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 腾,蔚为壮观。观潮始于汉魏 (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 ),盛于唐宋 (公元七世纪至 十三世纪 ),历经 2000 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二、历史 观赏钱塘秋潮,早在汉、魏、六朝时就已蔚成风气,至唐、宋时,此风更 盛。相传农历八月十八,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南宋朝廷曾经规定,这 一天在钱塘江上校阅水师,以后相沿成习,八月十八逐渐成为观潮节。除农历 八月十八前后三天观潮节外,农历每月初与月中皆有大潮可观,并可作一潮三 看“追潮游”。距杭州 50 公里的海宁盐官镇是观潮最佳处。
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从明 代起以海宁盐官为观潮第一胜地, 故亦称“海宁观潮 ”。观潮之日,尤在农历八月 十八日前后几天,路上车如水流,人如潮涌。远眺钱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 形成汹涌的浪涛,犹如万马奔腾,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 五米高,潮差竟达九至十米。
北宋诗人潘阆的《酒泉子》中写道: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 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 梦觉尚心寒。 ”这首诗便是钱塘江大潮当年 “弄潮”与“观潮 ”活动的真实写照。
三、成因
天时 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直线上,所以这天 海水受到的潮引力(月球、太阳或其他天体对地球上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和对 地心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之差,或地球绕地 -月(日)质心运动所产生的惯性离 心力与月(日)引力的合力)最大。 ?
地利
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 50 万亩围垦大地像半 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 难退,杭州湾外口宽达 100 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 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 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 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 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涌。 ?
风势
沿海一带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
四、涌潮 钱塘江潮水的大小,跟潮水前三四个月的洪峰流量及洪水总量有关系,从 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的数值,可以估计到潮水的大小。水利河口研究院顾问、 教授级高工韩曾萃表示, “2012年潮水可能比 2011 年稍小一些,但肯定比 2004 年、 2007年、 2008 年等年份要大。 ”
杭州市水利设施监管中心主任周鸣浩表示,很多人不了解钱江潮,不知道 潮水的威力,觉得在潮水到来之
小学生关于钱塘江大潮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