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是河大版的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第 13 课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前面因特网的基本操作, 如利用浏览器浏览网页、信息的检索等操作的基础上设置的高层次的学习任务。目的是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免费电子邮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为下节课学习“收发电子邮件”作铺垫。二、学生情况分析本部分知识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在学习前面因特网的有关知识时,就已经充满了好奇心和神秘感,而且具有了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我将充分运用“任务驱动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根据课前调查,部分学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电子邮箱( QQ 邮箱), 考虑到学生的起点不同, 我将学生进行分组, 有效地运用“协作学习法”,以“小组合作、组间交流”的模式, 增强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时效。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操作方法以及邮箱地址的正确书写格式。(2) 激发学生使用网络与他人交流的兴趣,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健康网页的浏览,培养为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意识,增强自主探究、团体协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在演示邮箱的申请步骤时,通过“任务驱动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积极主动地思考,结合“小组合作、组间交流”的模式逐步完成任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网络提供的便利与快捷,体验交流的愉悦。(2) 进一步使学生养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 养成浏览健康网页的习惯。四、教学重点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操作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健康网页浏览的方法,了解黄色暴力网站对青少年的危害。(设计意图: 虽然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时, 思维活跃, 兴趣浓厚, 但对于操作步骤容易麻痹大意,忽略细节,因此,我将通过“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逐层深入,最终到达成功彼岸。) 五、教学难点注册资料的填写(设计意图: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在填写注册资料时往往回出现许多错误,导致申请失败,所以我将本课的难点设置为注册资料的填写,特别是用户名和密码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 我将运用“演示法”来解决这一难点问题。) 六、教学策略在新课程理念中更多地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在课程中体现“生本”思想,强调了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时付出自己的努力,从实践操作中获取亲身的体验,从而在体验的过程中完成学习,获得成就感。在此过程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 .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的知识不是靠老师的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相互交流学习中主动建构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将教学内容寓于每个子任务中,组成任务链,便于学生踏者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我将通过小的子任务,让学生逐步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形成“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法。 2 .演示法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不是很强,且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让他们独立完成一项任务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针对邮箱申请步骤的细节部分,我采用演示法,使学生直观地获取知识,更快更好的掌握操作要领。在此过程中应具备的学法有: 1 .自主学习法 2 .协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对于出现的问题,小组同学互相讨论,组间同学互相交流,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和认识的深
申请免费电子邮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