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演讲”背后国王的演讲
获得2021年第83届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在内4项大奖的英国电影《国王的演讲》,是一部基本尊重史实的电影,让人们看到了英国王室的另一面。
乔治五世:为人民改姓弃祖 乔治五世非常重视演讲,他是历史上第一位通过广播发表演讲的英国国王。片中有一个情节,老国王做完广播演讲之后,让儿子乔治六世也做尝试,口吃的王子紧张地说:“父亲……我……我恐怕……做不来……”老国王开导他说:“以前的国王都要穿上军装骑在马上对众人演讲,现在我们只需要坐在家里说就可以了,没有比这更容易的了。”从1932年开始,乔治五世每年圣诞节都要来到电台演讲。演讲后,他可以听到窗外民众向他致以掌声和欢呼,这让他感到与人民的距离更近了。他希望继任者能够把这一传统发扬光大,可是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是口吃,一个伶牙俐齿却只对烈酒和女色感兴趣,他怎能不忧心如焚? 乔治五世开启了王室接近民众的作风。他经常参观学校、医院、工厂、农场,看到伦敦的孩子在肮脏的小胡同里玩耍,他便将王室举办庆典活动的广场让出来给孩子们。为了照顾民众的感受,他甚至把自己的姓氏和王朝名称都改了。
乔治五世的祖母是维多利亚女王,祖父是萨克森・科堡・哥达亲王,亲王的父亲是德国公爵,英国王朝也随其命名。乔治五世继位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军队屡次遭受德国重创,死伤无数。英国人对德国深恶痛绝,捣毁德国人的商店,对本来备受宠爱的德国种小猎狗拳打脚踢,连德国面包都没人吃了。尴尬的是,国王却冠着一个德国姓氏,愤怒的民众怀疑王室同情德国。乔治五世对这种怀疑感到震惊和伤心,但他理解人民的情绪。19___年7月17日,他宣布王室改姓温莎,并放弃德国授予他的一切头衔和所有世袭权利,以示与德国划清界限。温莎是一个具有鲜明英国特色的名字,温莎堡――英国最古老的王宫之一,据说是英王征服者威廉一世选址奠基的。温莎王朝大幕自此拉开,延续至今。
乔治五世晚年正值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他与民众共赴国难,广受欢迎和尊敬。1936年乔治五世逝世,举国哀痛,遗体运到威斯敏特大教堂,有将近100万人不分白天黑夜前来凭吊。
乔治六世:口吃国王,勇者无敌 乔治五世逝世后,沉湎于酒色的长子继位,即爱德华八世,但他执政325天便退位了,把烂摊子留给弟弟艾伯特王子,即《国王的演讲》的主人公乔治六世。乔治六世自幼性格内向,还口吃,处处比不上聪明英俊的哥哥。他从来没想过要当国王,但历史和命运偏偏选择了他。
1936年12月3日,从苏格兰旅行归来的乔治六世在火车站的报纸栏看到了醒目而恐怖的标题:“国王的婚事”。他意识到大事不妙,直接驱车去找母亲玛丽王后。母亲严肃地提醒他,要为将来的责任做好准备。乔治六世绝望得几乎要自杀,6天后他已经精神崩溃,像个孩子似的跪在地上,趴在母亲腿上痛哭。与此同时,英国邮票市场火爆,纪念爱德华八世加冕的整套邮票被抢购一空――连集邮者都知道,国王马上要换人了,邮票要作废、升值了。
12月l1日,爱德华八世退位,乔治六世面色苍白地出现在群臣面前,语气迟缓地宣读即位演说:“事已至此……我决心倾尽全力,我的妻子将与我共渡难关,希望所有的国民也能支持我。” 乔治六世实践了诺言。也许是自身的缺陷令他格外勤奋并怀有更强烈的责任感,他很快就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尊重。第一项行动就是克服口吃。事实上,在登基之前的几年里,乔治六世就一直在接受澳大利亚籍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朗格的治疗。正像影片中提到的,莱昂纳尔根本不是专业医生,只是有些指导演讲的经验,却帮乔治六世解决了难倒9位专家的问题。据白金汉宫工作人员回忆,乔治六世在莱昂纳尔面前就像一个刻苦学习的小学生,有一次他说,半夜一点他被噩梦惊醒了,梦见自己站在英国国会准备演讲,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说到此处,两人哈哈大笑。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电战攻击波兰;3日,英国向德国宣战。当天,乔治六世拒绝了内阁提出的王室撤离伦敦的请求,他宣布全家将留守伦敦直到战争结束。一向支持首相张伯伦“绥靖政策”的乔治六世,知道战争已无法避免,他必须挺身而出鼓舞人心。于是他发表了练习多次的演讲,这就是电影《国王的演讲》的高潮部分:“在这个庄严的时刻,也许是我国历史上最生死攸关的时刻……为了捍卫我们珍视的一切,我们必须接受这个挑战。” 1940年5月,张伯伦下台,乔治六世召见主战派大臣温斯顿・丘吉尔,任命他为首相,这对性格截然相反的君臣开始默契合作。乔治六世包容丘吉尔火爆的脾 气,竭力维护他战时首相的地位。他还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每天访问部队、工厂。1940年11月,他赶到刚被纳粹德军空袭过的考文垂,面对麦克风,久经考验的国 王不再局
“国王的演讲”背后国王的演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