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采血后两种不同按压方法比较
作者单位:455000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
通讯作者:李福娥
【摘要】 目的 探讨一种新拔针按压止血的方法。方法 将300例需要采集血标本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均采用前臂伸展按压止血法,观察组与对照组拔针时按压方法不同,按压时间均为5 min。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穿刺点局部出血、肿胀及皮下瘀血及疼痛明显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静脉采血; 按压方法
临床静脉采血是常见的护理操作,一般晨起空腹采血。患者经常反映采血部位出现出血、肿胀、淤斑、疼痛,怀疑是护理人员穿刺不当造成的,而不知有时候是因为简单的按压不当而造成的,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静脉采血部位经常选在肘窝处,因该处有三条大静脉通过,即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血流量大,能够满足临床采血需要。静脉采血时,患者的上肢是伸直的,静脉采血后使用拔针时不间断按压力度进行按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资料的指压方法经临床使用回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300例无凝血功能障碍、血脂正常、能独立行走的患者。男176例,女124例,年龄16~50岁,平均32岁。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检查项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操作方法 晨起两组操作均由同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操作。采血针用负压一次性无菌7号静脉采血针,采血管用一次性负压采血管(湖南省浏阳市医用仪具厂生产,批号090401)。消毒方法均使用郑州金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吉尔碘(批准文号:卫消字2002第0148号),消毒两次待干,抽血部位为肘部浅静脉,穿刺无渗漏,均一次成功。采血完毕均采用前臂伸展指压止血法止血。具体操作:向患者说明采血的目的及拔针时和拔针后应配合及注意的事项。在肘关节处采取静脉血,采血时患者肘关节伸直,在血管上方以20°~25°直接刺入血管,采血完毕拔针时,将棉球放在穿刺针眼正上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按压止血,即采血者在采血完毕用一只手的手指按住针眼上方的棉球或小纱布块快速拔针,拔针后再嘱咐患者用未采血手臂的手指替换采血者按压止血。观察组先嘱被采血者用未采血侧手的拇指指腹横向放在穿刺针眼上方的棉球上不加压,采血者用一只手的手指放在穿刺处患者的手指上,轻柔快速地拔出针头的瞬间快速朝针眼上方按压,当患者按压的手指感受到采血者手指施加的压力而随之用力按压针眼,以针眼为中心,按压力度为手指指甲尖变白,其余四指向上托住肘部,采血者手指拿开,嘱患者按压约5 min。正常人血小板凝集时间一般为2~5 min[1],所以为了避免穿刺后并发症,实验组要求按压时间均为5 min。
评定指标 观察两组穿刺按压后穿刺点的出血、肿胀和瘀血及患者的自觉疼痛情况。评价标准:拔针按压后,皮肤针眼处或周围可见血液渗出、皮下血肿或皮下淤斑[2],并询问患者局部的疼痛不适情况。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患者
静脉采血后两种不同按压方法比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