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建筑史》近代部分的读书笔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 中
建筑是时代的印记,携带着时代的信息,每一个时期建筑往往都会被一种特定的形式所控 制,稍加留意就会看到这些形式的存在于它的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或者说是社会环境的产 物,而建筑师往往只是社会环境对建筑形式产生作用过程中的一种媒介,建筑创作从来都是一 种社会行为,而不会是建筑师自我表现的手段,这是建筑师的宿命,纵观历史任何时期社会性 总是建筑的第一特性。建筑总是根植在社会的土壤中的,它与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生 活方式、社会制度、人文历史、哲学观点都有着千丝万楼的联系。社会变化了建筑就会随之变 化,而只有社会发展了建筑也才能随之发展。因此,在社会发展未达到一定高度时,我们不要 太极于苛求某一建筑形式的出现,而当社会变化时 ,我们也不可能阻止建筑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我国建筑艺术 的变化与发展,表明了我国建筑艺术如何从封建社会的遗产走向紧跟时代的现代化过程。不明 了这个过程的背景与原因,就很难了解这一时期建筑的历史成就与研究的价值,就很难认识到 今天的建筑艺术潮流与过去的建筑艺术有什么关系。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历 经数千年,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人类的文化遗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时代是在发展的, 建筑艺术也必然要随着时代潮流变化, 在继承中有所发展。 正如马克思对希腊文化的评价那样: “关于艺术,谁都知道,它的某些繁荣时代并不是与社会的一般发展相适应的,因而也不是与 那构成社会组织骨干的社会物质基础相适应的。但是,困难并不在于了解希腊艺术和史诗是与 社会发展的某些形态相关联的。困难在于了解它们还继续供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在某些 方面还作为一种标准和不可企及的规范。” “一个大人是不能再变成一个小孩的,除非他变得 孩子气了。 但是, 难道小孩的天真不令人高兴吗 ?难道他自己不应该努力在更高的阶段上把小孩 的真实的本质再现出来吗 ?”建筑文化遗产也是一样,时代的潮流是不可抗拒的, 只有顺应时代
潮流的建筑艺术才能为社会所接受。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过渡和逐渐成长的时期,对于建筑现代化的 进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现代时期的建筑也是一个学习西方先进建筑思想与技术的过程,是 一个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过程。建筑既应该是时代的,是世界的,也应该是民族的,只有这样, 新建筑文化才可能得到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因为它既吸收了世界优秀建筑文化的精华,又继承 了本民族的建筑特色, 从而才能使中国建筑艺术紧跟世界建筑潮流, 才能使建筑创作明确方向。
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研究的历史范畴,原则上是按照中国通史的分期,也就是说主要是研 究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到 20世纪末的建筑艺术成就。但是作为建筑历史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虽然中国近代史是从 1 840年开始划线,而实际上在这个关键年代之前,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已很 频繁,它对中国近代建筑西化的过程,曾有过一定的影响,例如 16 世纪葡萄牙人占据澳门时期
所建造的一批西式建筑;天主教在明清时期所兴建的一些西式教堂;清朝初期在广州建造的广 东十三行与十三夷

《建筑史》近代部分的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unpengchaoyue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