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境,懂诗情,诵诗句。
教学重点:明诗意。
教学难点:悟诗境,懂诗情。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
【赵师秀】(1170—1219年),赵师秀,宋太祖八世孙。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了“江湖诗派”一代诗风。
宁宗庆元元年(1195)任上元主簿,后为筠州(今江西高安)推官。仕途不佳,自言“官是三年满,身无一事忙”。晚年宦游,寓居钱塘(今浙江杭州),逝于临安,葬于西湖。
(二)读诗歌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三)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黄梅时节,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鸣。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只好消磨时间似的用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击,震落了灯花。
(四)品诗句
交待了当时的环境,视觉上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泄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心情异常恬静安详。
诗人的注意力从毛毛细雨,自然而然地转到了远处 — 此起彼伏的片片蛙声,正是这处处蛙声,烘托出了当时周围的清静。
, 闲敲棋子落灯花。
有约而朋友不来,赵师秀也便这样坐于灯前,遥等客人不至,百无聊赖,适见局中棋子,于是顺手拈起,随随便便,漫不经心,信手敲去,何来焦灼之感?
(五)诗歌意境:
江南的夏夜,梅雨纷飞,蛙声齐鸣,诗人约了友人来下棋,然而,时过夜半,约客未至,诗人闲敲棋子,静静等候……
(六)主旨探究
该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诗歌采用写景寄情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精妙小诗。
(七)诵诗歌
深入感受诗歌情感,并总结诗歌的学习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诵诗句,背诗文。
《约客》教学设计[12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