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花产业化,牡丹当先行——山东菏泽牡丹产业化研究
篇一:名花产业化 牡丹当先行
中国花卉园艺
名花产业化 牡丹当先行
成仿云
名花产业化, 牡丹当先行, 这是时代的呼唤, 是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历史需要。我们应尽快形成共识,以便集中力量、突出重点, 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牡丹产业化。
丰富的品种奠定了牡丹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种质资源是花卉产业发展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发展, 牡丹已形成了适应性相当广泛, 花色、花型十分丰富的品种及品种群。
就生态适应性而言, 除了适合温带气候下栽培的传统品种外, 江南牡丹品种群、西南牡丹品种群以及日本牡丹品种群, 均能够在相当湿热的环境条件下正常生长;而我国西北牡丹品种群的品种则表现出了极强的抗寒及抗旱性。从近年发展的情况看, 牡丹的栽培分布范围越来越广, 目前除一些极热和极冷的地区外, 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可以露地栽培种植牡丹。就花色而言, 牡丹有红、粉、白、紫、蓝、绿、黄、黑和复色等传统的九大色系, 近年来由于欧美培育的大批种间杂交品种的涌现, 以及具有特殊色彩效果的紫斑牡丹和红白相间品种??日本牡丹“岛锦”的应用, 使得牡丹品种的花色更绚丽多彩, 如红色中又有鲜红、猩红、绯红、淡红、深红和紫红等, 黄色中有纯黄、乳黄、杏黄和柠檬黄等, 而不同颜色混合掺杂形成的花色就更令人眼花缭乱。就花型来说, 牡丹品种从单瓣到重瓣, 再到高度重瓣的台阁型应有尽有, 花姿也是变化无穷, 多姿多态。
另外, 现在不仅有许多一年二次开花的牡丹品种,而且已发现有
些品种一年可三次开花, 单株花期可达两周以上。如果把不同品种及品种群合理配植的话, 牡丹的群体花期可长达45天以上。更何况在促成栽培条件下, 牡丹的四季开花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一年常吐芳, 四时花不断, 牡丹花期太短的传统看法正在被改变。
先进、成熟的栽培应用技术为牡丹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花卉产业化的重要支撑条件之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随着温室、冷库等现代园艺设施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类生长调节物质和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牡丹的生产管理技术在过去二十年中得到了长足发展。与生产设施相结合, 日本牡丹已经实现了商品化生产和周年观花, 在我国春节催花也已发展成为牡丹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 牡丹以种苗为主, 盆花和切花为辅的三种系列商品形式已经形成, 以优质种苗生产为目的的常规栽培技术以及以盆花和切花生产为主的促进??制栽培技术已经系统化和基本成熟。同时, 以迅速扩大繁殖为目的的繁殖快速系列技术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牡丹文化为牡丹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牡丹雍容华贵, 自古以来, 被中华民族作为繁荣、富强、和平、幸福的象征。牡丹文化是中国花文化的精髓部分之一, 早已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中,而且这种文化已传到日本和欧美。1997年, 具有世界影响的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和英国皇家园艺协会, 联合法国、德国、意大利和丹麦等大多数西欧国家的著名植物园或有关植物研究机构, 签署了一份呼吁信, 在意大利首都罗马递交给我国驻意大利使馆, 呼吁我国政府采取措施保护野生牡丹。呼吁信强调牡丹是中国
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保护牡丹实际上就是保护传统的中华文明。在美国, 有人发表文章声称,
名花产业化,牡丹当先行——山东菏泽牡丹产业化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