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烟草包装对职业人群的警示效应
对象与方法
上海市3个辖区选取的4组不同职业人群:进城务工人员、在校大学生、医务人员以及幼儿园家长789人。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3个辖区选取了4组不同职业人群:进城务工人员、在校大学生、医务人员以及幼儿园家长。进城务工人员来自闵行区,教育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大学生来自复旦大学,包括医学生和非医学生,教育程度全部为本科在读的二、三年级学生;医务人员来自闵行区2家二级医院和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幼儿园家长来自复旦大学2所附属幼儿园。问卷上都印有我国内地现行烟包和目前香港、台湾等地采用的烟包彩色的警示图案,包括大陆地区和港台地区各4种警示包装图片。问卷采用自填方式。内容包括:①目前内地烟包健康警语以及港台烟包警语的作用;②不同包装对于特定烟草危害知识的传递,图片警示包装提供的烟草危害信息包括吸烟会导致肺癌、心脑血管疾病、皮肤老化、肺气肿、性功能障碍5种警示信息;③图片警示包装对于改变吸烟行为的作用;④图片警示包装改变人们对于吸烟相关的社会规范的作用;⑥对于更换烟草图片警示包装的态度。,。
结果
共发放8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89份,%。包括进城务工人员(254人)、大学生(259人)、医务人员(194人)以及幼儿园家长(82人)。男性338人,%;女性451人,%;现在吸烟者人125人,%;非吸烟者630人,%(表1)。调查结果显示,%的受访者表示知道我国的烟盒印有警示。%的人认为大陆目前的烟包警示作用有限,甚至起不到警示作用;%。%的人认为港台地区烟草包装的警示作用很大。本调查项目提供的港台图片警示包括吸烟会导致肺癌、心脑血管疾病、皮肤老化、肺气肿、性功能障碍共5种烟草危害警示信息,%的调查对象都能够从中获取烟草危害信息,%的调查对象能够获得全部有效信息。对于烟包提供的具体危害信息,肺癌的知晓率最高,%;肺气肿和性功能障碍的知晓率相对而言较低,但知晓率也都超过了70%(表2)。不同吸烟状况的人群在观看完烟草包装上的疾病图片后对吸烟危害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对于获取全部信息的两两比较结果为:戒烟者和非吸烟者获取全部信息的比例高于现在吸烟者(P<)。%的调查对象表示支持我国更换带有图形警示的烟草包装,不同职业人群的支持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进城务工人员支持率在不同人群中相对较低,但支持率也近90%,总体呈现支持态度。%的调查对象认为我国应该使用图形警示告知公众烟草的具体危害,不同职业人群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医务人员的支持率高于进城务工人员。%的调查对象认为使用图形警示是对人民健康负责的一项措施,不同职业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表3)。%的吸烟者表示图形警示能够使他们减少吸烟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的吸烟者表示会戒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结果显示医务人员
论烟草包装对职业人群的警示效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