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词类别诗词题材公开课
咏物诗 山水田园诗
惜别送别诗 思乡怀远诗
怀古咏史诗 边塞诗
古代诗词类别
一草一木总关情
——咏物诗
咏物诗(侧重于托物言志)
有关咏物诗
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
“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自怜结束小身材,
一点芳心未肯灰。
时节到来寒焰发,
万人头上一声雷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石灰吟 (明)于谦
爆竹(明)黎淳
风(唐)李峤
概念理解:
(1)咏物诗:
借描写 的 表达 。
(2)写作技巧—— 。
客观的“物”(山川河岳、花鸟草虫)
特点 (形态、色彩或其所处的环境)
诗人理想、志向、情怀
托物言志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直写物象,表达作者的喜好和情趣。
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托物寓意,表达作者的志向和节操。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表明了自己的志向。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1、诵读解意
2、形象特点: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
3、思想内容: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4、手法:托物言志
特点归纳: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或拟人,或比喻,或双关、借代,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象征)
咏物诗有两大特点:①是借物寄托、借物抒怀,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秋士迟暮的感受。②是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我们在复习时,对同类的诗歌,如果能从“咏物”的特征入手,那将会事半功倍。
高考语文诗词类别诗词题材公开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