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手术苏醒期患儿的观察和护理
[摘要] 全麻手术苏醒期与诱导期一样具有相同的危险性,患儿在苏醒过程中随时可出现呼吸、循环、代谢方面的异常。全麻也有一些并发症易在苏醒期发生。因此,苏醒期要加强对患儿的观察及护理。
[关键词] 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患儿;苏醒期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b)-131-01
全麻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其麻醉方式是利用麻醉药物使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暂时性抑制。整个抑制过程是可逆的,当药物排出体外或在体内分解破坏后,患儿即恢复清醒,且无后遗症[1]。现将全麻手术苏醒期患儿的观察和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五官科全麻术后患儿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1~12岁。
2术后的观察和护理
全麻苏醒前,应有专人看护。在患儿全麻完全苏醒前注意监护生命体征、循环、神志的变化。应保证氧气的供给,连接监护仪的各条导线,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开放静脉,监测肛温、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听取麻醉师介绍术中情况。通过观察瞳孔、神经反射、脉搏、呼吸等估计麻醉深度,如瞳孔正常,睫毛反射存在,呼吸浅速,表示即将苏醒,应密切监护[2]。
。多数患儿为初次手术,他们对手术缺乏认识,较大的患儿可能有紧张、焦虑,甚至恐惧。较小的患儿也可受其家属的影响出现烦躁、哭闹不安。因此护士应该在手术前多与患儿及家属沟通交流,根据患儿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等个体差异,结合病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地介绍与其疾病有关的基本医学知识,讲解手术麻醉苏醒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取得患儿的理解,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对手术的恐惧感、绝望感,使患儿及家属都能积极配合治疗[3]。
、意识不清、幻觉等表现。患儿常会不自觉地拔除氧气导管、胃管、静脉点滴针头等。因此应对患儿进行保护性约束,双手进行功能位的固定,一旦躁动发生,应明确原因,去除诱因,耐心解释及安慰患儿,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4]。
根据病情及麻醉深浅选择呼吸机辅助呼吸或连接气囊给氧。在未拔除气管插管前,应保证气管插管固定牢固,患儿须安静,以防止因躁动导致气管插管脱出。也应保持气管插管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氧气的供给。患儿麻醉完全清醒后根据病情决定是否拔除气管插管。
应使其平卧,肩下垫一肩垫,头部后仰,下颌抬高,保证气道开放,防止因舌后坠引起窒息。必要时可以放置口咽通气道。患儿麻醉完全清醒后可以去除肩垫,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宜卧位。
应及时清理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误吸及窒息的发生。注意观察患儿呼吸的频率和节律,有无喉痉挛和喉头水肿的发生,一旦发生应保持患儿安静,减少耗氧量
全麻手术苏醒期患儿的观察和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