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谱所谓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一般所称的科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 1 、2 、3 、4 、5 、 6 、7 代表音阶中的 7 个基本音级,读音为 do 、 re 、 mi 、 fa 、 sol 、 la 、si ,休止以 O 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 4 分音符。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 16 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 1234567 来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尔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那时西方人极注重发明创造和版权等个人成绩,才被即载入史册。 18 世纪时瑞士人,名卢梭; 1742 年在法国巴黎向科学院宣读了一篇论文《音乐新符号建议书》再提这“数字简谱”,因当时他写《忏悔录》一书,反而名声大增。人一出名, 书也出名,《音乐新符号建议书》也被人重视了。18 世纪中叶此后,又有一批法国的音乐家、医生、数学家等把“数字简谱”加以整理,完善。 19 世纪,经过 P· 加兰、A· 帕里斯和E·J·M· 谢韦3 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 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在 1882 年这种记谱法传入日本, 1904 年再由沈心工等传入中国。 1904 年沈心工编著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国最早自编的一本简谱歌集;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 30 年代随着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简谱得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关于字母简谱,主要为美英等国所通用。其中如 . 格洛弗首创,J. 柯温完成的可动唱名法。它以 d 、r 、m 、 f 、s 、l 、t ,7 个字母作为基本音符,其中除第 7 音读作 ti 外,其余各音与数字简谱的读音一样。有关半音的记法:遇升高时一律加 e ,降低时一律加 a ,高八度在右上角标 1 ,低八度在右下角标 1 。其时值及节拍则以纵线表示强拍, 双点表示弱拍;横线表示延长, 单点表示数音连结成一拍。由于简谱的记法与中国的工尺谱(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相当接近,在中国简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吸收的最好、最发扬光大的国家。而五线谱,通过教育体制,以西方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已基本流行于各个国家,在院校里也是必修项目之一,它为世界音乐统一于一谱提供了基础。在中国简谱的发明者是李叔同。简谱基础知识: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 1 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 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 2 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 3 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教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 4 音质: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声唱就不一样的音色; 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住。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
简谱怎么看7043247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