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邦节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 古尔邦,或称为尔德· 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起源时间是伊斯兰教历 12月 10 日,即朝觐期的最后一天。古尔邦节的宰牲, 起源于关于古代先知易卜拉欣的故事。易卜拉欣独尊安拉并无比忠诚, 他常以大量牛、羊、骆驼作为牺牲献礼,人们对他无私的虔诚行为大惑不解。易卜拉欣当众郑重表示,倘若安拉降示命令,即使以爱子伊斯玛仪做牺牲,他也决不痛惜。安拉为了考验易卜拉欣的忠诚,几次在梦境中默示他履行诺言。于是他先向爱子伊斯玛仪说明原委,并带他去麦加城米纳山谷,准备宰爱子以示对安拉忠诚。途中,恶魔易卜劣厮几次出现,教唆伊斯玛仪抗命和逃走, 伊斯玛仪拒绝魔鬼的诱惑, 愤怒地抓起石块击向恶魔, 最后顺从地躺在地上,遵从主命和其父的善举。正当易卜拉欣举刀时,天使吉卜利勒奉安拉之命降临, 送来一只黑头羝羊以代替牺牲。安拉并默示: “‘易卜拉欣啊!你确已证实那个梦了。’我必定要这样报酬行善的人们。这确是明显的考验。”(《古兰经》 37: 104 ~ 106) 。为纪念这一事件和感谢真主,先知穆罕默德继承了这一传统,列为朝觐功课礼仪之一。教法规定; 凡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 每年都要奉行宰牲礼仪。朝觐者在 12月10 日举行宰牲,其他各地的穆斯林自 10~ 12 日,期限为 3 天。超逾期限,宰牲无效。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时, 真主降示:“我确已赐你多福, 故你应当为你的主而礼拜, 并宰牺牲”(《古兰经》 108 :1~ 2)。穆罕默德顺主命,效发易卜拉欣宰牲献祭,于伊斯兰教历 2年(633)12 月 10 日定制会礼,即今宰牲节。宰牲与朝觐同义,目的为求接近真主。编辑本段 2 、节日时段古尔邦节是宗教节日,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伊斯兰教使用的历法,分太阳历和太阴历,太阳历用于农耕,一年 365 天或者 366 天,与公历基本相同。太阴历用于教事,一年 354 天或者 355 天,跟四季的轮回总相差十来天。先知穆罕默德入主麦地那的第二天( 公元 622 年7月 16日)为伊斯兰教历的元年元旦。由于古尔邦节与肉孜节的日期与公历之间的差异, 使这些年节有时候是在冬天,有时候却又是夏天。季节不同,节庆的色彩也不同,这就使得年节也异常的多彩。编辑本段 3 、节日习俗又叫宰牲节、古尔邦节、尔德节等,是全世界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的共同节日。古尔邦节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一德· 古尔邦”, 也称“尔一德· 艾多哈”。“尔一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和“艾多哈”都含有“宰牲、献牲”之意。因此通常把这一节日的名称汉译为“宰牲节”, 即宰牲献祭的节日。在我国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将其音译为“库尔班节”。古尔邦节的时间定在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过节前, 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忙着精制节日糕点古尔邦节时的小吃。节日清晨, 穆斯林要沐浴熏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新疆的维吾尔族在古尔邦节时,无论是城市或农村的广场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广场四周另有一番景象: 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帐、夹板房
古尔邦节(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