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出土的耀州窑青瓷
咸阳是陕西省著名的文物大市,地上地下文物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文物藏品丰富精美,不乏瓷器精品。咸阳毗邻耀州,距耀州窑中心窑场黄堡窑不远,再加上境内还有同属耀州窑系的旬邑安仁窑窑址,多年来出土的瓷器精品蔚为大观,其中尤以耀州窑烧制的青瓷古朴典雅,美轮美奂。下面试选几例加以介绍。
北宋初期青釉刻花牡丹纹执壶(图1),旬邑县城关镇安仁村瓷窑遗址出土。此处窑址1977年发现。1977年及1978年,咸阳地区文管会先后两次发掘。清理瓷窑10座,出土遗物(含残件)89101件。该瓷窑主要烧制碗、碟、盆、罐、壶等民间日用瓷器,以制作青瓷为主,兼有黑釉瓷和酱色釉瓷。安仁瓷窑出土瓷器从釉色、纹饰和造型看,与耀州窑瓷器相同,可看出其传承关系。也有专家认为此壶为耀州窑黄堡窑场北宋初期产品。,,,,,整体造型优美。侈口,高颈,折肩,圆鼓腹。圈足外撇,双脊形把。八棱管状流,流口微残。壶肩部饰两匝弦纹和对称的两组折枝菊花纹,腹部雕刻3组盆景折枝牡丹纹,莲花盆和盛开的牡丹花交相辉映,耐人寻味。通体饰青釉,有开片。此壶刻花道劲有力,刀法犀利,线条流畅。釉面匀净,橄榄绿釉色明激温润,苍翠欲滴。为北宋初耀州窑青瓷珍品,现藏旬邑县博物馆。
宋代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图2),1994年秦都区咸通北路宋墓出土。,。小口,短颈,丰肩,长腹,圈足。上腹丰满,下腹稍内收,圈足外撇。颈与肩、肩与腹分别各以两匝弦纹区分。腹部饰刻花折枝牡丹纹,胫部刻双钩线尖头仰莲瓣纹,刀法洒脱自如,枝叶舒卷,花繁叶茂,生动地表现出一派勃勃生机。通体施姜黄色青釉,有开片。此瓶饱满秀美,典雅端庄,造型在成阳出土的宋代耀州窑青瓷中较为少见。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现藏成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宋代青釉温钵(图3),1981年三原县高渠乡西秦砖厂出土。高12厘米,。通体施豆绿色青釉,有开片。撇口,直颈,鼓腹,圈足。外壁为素面,内底饰一周弧弦纹及水波纹。有粘烧痕,内底中心釉面被刮掉,露出胎质。现藏三原县博物馆。
宋代青釉刻莲纹瓷碟(图4),礼泉县阡东镇赵仆村出土。。口微敛,浅腹,圈足。碟内饰折枝莲花纹。通体施豆绿色青釉,有冰裂纹。该碟内壁道劲犀利的刻花痕与潇洒流畅的花纹阴阳映衬,对比分明,刻花的花瓣和叶面上又加以平湖细波般的篦划线条,更显丰富华美。现收藏于成阳博物馆。
金代月白釉三足炉(图5),1981年三原县安乐乡出土。高11厘米,。炉直口,平沿,厚唇,束颈广肩,鼓腹圜底,下承3个矮兽足。胎质细密,外壁施青釉,釉色青中泛灰,色调淡雅、匀净,温润如玉。现藏三原县博物馆。
金代月白釉刻莲纹盘(图6),1981年三原县高渠乡西秦砖厂出土。,。敞口,宽折沿,浅腹,平底。内底中心饰一圈弦纹,弦纹圈内上部饰一朵正在盛开的莲花,下部饰折枝荷叶纹,构成一幅完美的折枝莲花图。通体施青釉,釉色匀净,青中泛灰,釉面晶莹温润。现藏三原县博物馆。
元代青釉小瓷马(图7),成阳市秦都公安分局巡警队移交,现藏成阳博物馆。,长8厘米
咸阳出土的耀州窑青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