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商业贿赂心得体会.doc反商业贿赂心得体会(最新)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商业贿赂的存在及其蔓延,不仅破坏了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秩序,妨碍了公平竞争,增加了交易成本,而且毒化了社会风气,滋 生了腐败行为和经济犯罪,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一大“公害”。农村 信用社作为资金密集度高、外部风险大的特殊领域,极易成为商业贿赂现象的多 发地带。在全社组织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对于推进我社的持续健康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一、 对商业贿赂的认识
商业贿赂的本质,说到底其实是对公正的社会秩序环境的收买、亵渎, 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大敌,更是社会法治、正义的大敌,而要彻底战胜它,不仅 需要从市场经济层面加强治理,更要上溯公共权力的源头,规范权力与经济、政 府与社会的关系,真正实现公共权力从统治型向治理型、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型 向公共服务型的转型。应该说,我国今天的商业规则形态还未摆脱两种商业传统 的制约,一是脱胎于熟人社会的商业习惯,一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商业影 响。熟人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商业交易的进行与完成过度依赖人情因素, 而不是出于对公共契约的信赖与遵守,而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复杂,昔日基于地 缘、亲缘上的人情关系又不得不借助行贿等手段来维持,也就是说,在脱胎于熟 人社会的商业规则中,商业贿赂是市场生存必不可少的法宝。而来自计划经济时 代的商业规则残余则表现为,政府权力还掌握着多余的资源置配权,许多可以由 市场来置配的资源,仍然须看权力的眼色行事,如此一来,通过向权力者行贿获 取市场收益,就成了某些企业心照不宣的生财之道,这种商业贿赂的本质仍是以 人情关系替代公共契约。也正因为商业贿赂存在着顽固的社会土壤,所以,虽然 中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涵盖了对商业贿赂的制裁,但商业贿赂还是被许 多人视为见怪不怪的行为。商业贿赂也就成为人情社会结出来的毒果子。
二、 商业贿赂的行为危害
1、商业贿赂行为从根本上扭曲了公平竞争的本质,使价值规律和竞争规 律无法发挥正常作用,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运行,从而破坏了市场的交易秩序。它 的存在和发展,干扰了经营者间的公平竞争,使诚实信用经营的企业论为受害者, 以致在现实竞争中出现了名牌优质商品敌不过假冒伪劣商品的奇怪现象,影响了 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妨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2、大量的商业贿赂行为使国家的税利大量流失。使国家和集体蒙受巨 大的损失,形成国家、集体财产被私人大量侵吞的严重后果。
三、 建立长效机制治理商业贿赂
一是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源头上治理商业贿赂。通过制定内控制度、 违规处罚办法和建立内、外部制约监督机制等多种方式,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克服重发展轻管理、重业务轻内控的倾向,正确处理业务拓展和合规经营的关系, 重建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从源头上遏制不当行为和贿赂案件的发生。
二是提出合规文化建设。开展合规经营、廉洁从业和商业道德教育,强 化法规培训,着力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广大从业人员对商业贿赂直接导致不正当 交易和动摇整个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危害性认识,制定诚信、从业人员责任和问责
性等行为规范。
三是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银监会陆续出台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 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 价试行办法》、《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尽职指引
反商业贿赂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