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歌》教学设计3.doc《囚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习叶挺同志坚定的革命立场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培养学生对党、对革命的深厚感 情和共产主义理想。
2、 理解诗中部分词语的含义或作用,进而读懂全诗,使学生体会诗歌精炼、形象的特 点,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
3、 能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地理解部分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词语卡片;指导朗读的幻灯片或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课文,设疑自探
同学们,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幸福的时代,可是你们知道吗?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 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面对毒刑拷打,坚贞不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 生命。你能说出几个吗?看见他们,你们有什么感受?
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课文。(师板书课题)读课题,读后你会提出哪些问题? (叶挺是个什么样的人?)
出示自探提示:
1、 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2、 简要说说诗歌的主要内容。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检查生字,查字典或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1、 囚歌:被囚禁在敌人监狱里的人写的诗歌。
2、 永生:永远活着,永久的生命。本文指革命烈士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永不磨灭。
3、 人:坚定的革命者。
4、 狗:革命者队伍中的叛徒。
5、 地下的烈火:人民革命的熊熊大火。
6、活棺材:监牢。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二)指导朗读。
1、确定停顿处。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一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一一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 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三、 初读诗歌,了解背景、诗题
1、 了解作者生平。
《囚歌》是叶挺同志被囚禁在重庆歌乐山渣滓洞集中营时,用铅笔写在牢房墙壁上的一 首诗。叶挺是广东惠阳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1927 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 逮捕。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下获得自由。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 中飞机失事遇难。
2、 解题。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把诗歌读一遍,想一想,课题中的“囚”是什么意思?囚歌又是什 么意思呢?(从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由。“囚”的意思 是把人关在监狱里。“囚歌”在本文指革命者在敌人监狱里写的诗歌。)
四、 小结本课
我们知道了作者在恶劣的环境里还能写下这么激昂的诗篇,到底作者是所要表达的是什 么?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 布置作业
朗读并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
1、 温故导入,梳理问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己经了解了文章的大意,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主要 讲什么?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叶挺是个什么样的人?
2、 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出示自学提示: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画出相关的词句, 把自己的体会及时批注在旁边。
二、解疑合探
(一) 严峻的
《囚歌》教学设计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