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导学案.doc名 著推荐 与阅读 《格列佛游记》
关防中学九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人:徐成怀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了解名著《格列佛游记》的作者及小说的主要内容。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初步感受《格列佛游记》中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
通过对精彩片段的阅读,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起学生课外阅读整本小说的欲望。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学生对写作背景不够明白,对于小说的讽刺意味的理解就理解不到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定向
“斯威夫特以幽默丰富了作品的道德含义,以讽刺揭露荒诞,并通过人物性格和叙述框 架使人难以置信的事件成为现实,即使《鲁滨逊漂流记》也难以在叙述的刻薄性和多样性 方面与其媲美。”英》被译成几十种语言, 在世界各国流传甚广,深入人心。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 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乔治•奥威尔
二、 自主体验:
1、 阅读课本105页〜113页。
2、 阅读要求:自己阅读文章,拿上笔画出自己认为是重点的语句。提示:作者简介, 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小说的特点,小说的思想。
三、 合作展示
请同学们用“读了这篇介绍文章,我知道了《格列佛游记》的•“•“”合作展示
(如果学生没能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涵盖完,老师要做适当的提示。尽量把文章的要点 涵盖全。)
四、 探究点拨
1、 作者斯威夫特,蔓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2、 作品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个英国外科医生,后升任船长;他受过良好教育,为祖国而 自豪,在职业和政治两方面似乎都颇有见识,可是他本质上却是一个平庸的人,而斯威夫 特正是利用了主人公的这种局限达到了最充分的讽刺效果。
3、 全书由四卷组成,在每一卷中格列佛都要面临常人难以想象的特殊情况。
第一卷写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国利立普特的遭遇,格列佛与利立普特人的大小比例为十 二比一,那里的居民身高仅6英寸,格列佛置身其中,就像一座“巨人山”。起先他被小人 们捆了起来,但后来由于他表现温顺并答应接受某些条件,小人国国王同意恢复他的自由。 此时,该国正遭到另一小人国布莱夫斯库入侵,格列佛涉过海峡把敌国舰队的大部分船只 掳来,迫使敌国遣使求和。尽管格列佛立了大功,但后来因在几件事情上得罪了国王,国 王决定刺瞎他的双眼,将他活活饿死。格列佛得知消息,仓皇逃向邻国,修好一只小船, 起航回家。
第二卷描述格列佛在大人国的遭遇。在这一卷里,格列佛又一次出海时,遭遇风暴, 船被刮至一片陌生的陆地。这陆地叫布罗卜丁奈格即大人国。那里的居民身高有如铁塔。 格列佛一到这里,由“巨人山”一下子变成了侏儒,置身大人国,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利立 普特(小人国)人,比例倒了过来,成了一比十二。在大人国的农夫面前,格列佛像嚴鼠般大 小,被农夫当作玩物带回家。为了赚钱,农夫竟把他带到市镇,让他耍把戏,供人观赏。 后来他被王后买去,得以与大人国的国王相处。逐渐地,格列佛思乡之情日益浓烈,在一 次随国王巡视边境时佯称有病,去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当他在岸边钻进小木箱睡觉时,一 只大鹰将木箱叼走。后来木箱落入大海,被路过的船只发现,里面的格列佛获救,终于又 回到英国。
第三卷写的是飞岛国。这一卷比较松散,铺得较开,写格列佛以勒皮他(飞岛)
《格列佛游记》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