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将相和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项城市秣陵镇西街小学
2016年5月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品 、读、议、演等形式感受主要人物的品质。
2: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感受主要人物的形象
教学难点:
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激趣导入(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了解时代背景
3: 复习词语
4:回顾上节主要内容
(1)《将相和》中的将是指 ,相是指 ,和是 的意思。由“和”可以推想出什么?
(2)这个故事发生在 ,是由 、 、 三个小故事组成。
二: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学习想高效,目标最重要)
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两个小故事,说说你
初步感受到廉颇是个怎样的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三:合作交流,精心点拨(团结起来力量大)
1:品读“渑池之会”这个小故事,小组内讨论并汇报
A:蔺相如为何拼命的要秦王为赵王击缶 ?
B:秦王和赵王的这一回合是不分胜负还是吃了亏?
2:(过渡)如此一来,蔺相如又立了功,被封为上卿,廉颇看到蔺相如的职位比自己高,心中是怎样想的?嘴上又是如何说的?
3:小组内再次讨论:
蔺相如被封为上卿靠的是什么?
(师引导学生回顾“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精彩部分,体会到蔺相如依靠的是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爱国精神逐步立功的。)
4:通过品读与表演学习“负荆请罪”再次感受蔺相如和廉颇的形象,师生评价喜欢的人物。
5:体会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6:拓展学习:既然赵国又廉颇,又有蔺相如,最后为什么被灭亡了呢?
四:课堂检测,知能运用(要想成绩好,练笔不可少)
1:回顾课文我最棒。
蔺相如和秦王斗智斗勇,在 和 上立了功,职位比
高。廉颇很不服气,于是将相 。后来,廉颇知错,上门 ,从此将相 , 。
2:句式变换我能行
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3:养成教

将相和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3986758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9-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