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节 和 观 灯
沈 从 文
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人。苗族。
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
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
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
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人间》杂志。翌年任教于中国公学。
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
1934年起编辑北平和天津的《大公报》副刊《文艺》。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编辑《大公报》《益世报》等文学副刊。
从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开始,沈从文出版了70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
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
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
长篇小说《旧梦》《长河》
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
还有论文集《沫沫集》《废邮存底》《云南看云集》
批评专集《现代中国作家评论选》
多种沈从文的选集和多卷本《沈从文文集》等。
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20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20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
——汪曾祺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本文是一篇极富生活情趣的散文,作者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中华民族的节庆风俗,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的是愉悦和怀念,引人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在“过节与观灯”的大标题下,介绍了“端午节给我的特别印象”和“灯节的灯”两方面内容。
A、端午给我的特别印象
一、(1、2)端午民俗。
二、(3)沅水闹龙舟。
三、(4、5)龙舟文化
写“端午节给我的特别印象”,作者在第1、2段首先从中国的各种节日习俗谈起,这正是他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的体现,从文章思路来看,谈中国的节日习俗也是必要的,文题为“端午节给我的特别印象”,因此,首先必须先写节日习俗,从全国的各种习俗引出地区性习俗,水到渠成地转写南方的端午节的习俗。南方的端午节留给我特别印象的忆中赛龙舟的景象。作者特别强调它留给自己的印象之深。第4段借历代的艺术品回顾赛龙舟的悠久历史。此时的作者更像是一位渊博的历史学家,带领读者在历史的长河中遨游。第5段以明清时代为例说明人民对赛龙舟活动的喜爱。四个层次,缓缓展开,环环相扣,一丝不乱。
各种节日习俗(吃)
各种节日习俗(玩)
各种节日习俗(穿戴)
过节和观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