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36计第一套六计.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目录溯本探源辞 1 三十六计的总说 9 第一套胜战计 12 第一计瞒天过海 12 第二计围魏救赵 14 第三计借刀杀人 16 第四计以逸待劳 18 第五计趁火打劫 20 第六计声东击西 22 第二套敌战计 24 第七计无中生有 24 第八计暗渡陈仓 26 第九计隔岸观火 28 第十计笑里藏刀 30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32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34 第三套攻战计 36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36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38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40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42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44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46 第四套混战计 48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48 第二十计混水漠鱼 50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52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54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56 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 58 第五套并战计 60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60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63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65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67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69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71 第六套败战计 73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73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75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77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79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81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83 三十六计的跋 85 对三十六计的体会——————————————————————— 87 三十六计的“总说”六六三十六, 数中有术, 术中有数。阴阳燮理, 机在其空。机不可设, 设则不中。【按】解语重数不重理。盖理、术语自知;而数则在言外。若徒知术之为术,而不知术中有数,则术多不应。且诡谋权术,原在事理之中,人情之内。倘事出不经,则诡异立见,诧世惑俗,而机谋泄矣。或曰:三十六计中,每六计为一套,第一套为胜战计,第二套为敌战计,第三套为攻战计,第四套为混战计,第五套为并战计,第六套为败战计。“六六三十六”, 出自《周易?坤》篇。坤象征地, 比喻为阴。阴,在《周易》中不读“阴”,而命名为“六”,叫“用六”。坤,这一事物经过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这六个阶段发展变化之后,走上了“物极而反”之路, 即自已走向了自已的反面, 违背了事物发展変化的规律。“用六”之“六”和“六个阶段”之“六”,即“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三十六计》的作者,根据这一原理,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从“瞒天过海”的胜战计开始,经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到败战计的“走为上”。经过这六个阶段的发展变化, 因为它只知道通过战争, 可夺王权、固疆域、保君位,而没有弄明白亊物发展変化的另一个方面,所以,它也自己走向了自已的反面。但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过程的, 就象《坤》篇所讲的“初六, 履霜, 坚冰至”, 经过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到“上六, 龙战于野, 其血玄黄”一样, 变,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渐渐演变的。《三十六计》,计分六套,每套六计,亦仍然在表现“数中有术,术中有数”的变。“六六三十六”,也在此出现。数与算,古时通用,算计又称计数。主要讲数、术和智谋的运用,都是在了解了彼此情况之后, 而在发展变化中提出来的对策、方法。这就是阴阳燮理。阴阳燮理,就是利用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对立统一、彼此相反相成的原理,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同时,紧紧抓住时间、机会, 实施你的计划、智慧、谋略、手段和方法。“时乎时,不再来”,时间与空间在这一关键时刻,同等重要。失之交臂,悔之晚矣。“总说”, 讲的是《三十六计》的理论基础, 强调“数中有术, 术中有数”。“阴阳燮理”告诉人们:计划、计谋、智慧、手段和方法的运用,都是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同一时间,同一空间里,所设置的计谋,既在亊理之中,又在人情之内,相互协调产生的。若故弄玄虚,或故意设置的计谋,多不中用。因为它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生活。“总说”下边的“按”语,从文辞风格上看,好象是后人加的解说。但它强调“重数不重理”。因为理论、权朮的语言,人们一看便知。而权谋中的数与算、随机应变的谋略则在言外。假若光知道为权朮而权术,而不知道权朮之中还隐藏着在实施的过程中,因时、因地、因人而変的手段、方法与谋略,那所设计的权术、圈套就不中用了,不灵验了。因为诡计、权谋与圏套所产生岀的计划和随机应変的实施,原本都是隠藏在事理之中,人情之内的,即事岀有因!如果事无起因,全靠荒诞不经的假话或无中生有的揑造,这稀奇古怪的现象,立刻就会引起人们的惊觉、怀疑与注意,也就被人识破了。因为惊世骇俗的言行,不符合生活的常规常理,计谋也就泄露了。可不可这么说,“三十六计”揭示了一个事物发展変化的规律。即一方由強大, 渐渐变为弱的“走为上”; 另一方则由弱变強, 威逼对方。“走”, 能否走得了、走得脱是一个关键。历史上的战爭,多为争夺皇权、保卫君位,二千多年来推磨转圏,多是如此,很少渉及亊物的另一方面。所以,就岀现了“兴,百姓苦,亡,百姓

36计第一套六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