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对我国猪肉消费市场的影响研究
摘要:自非洲猪瘟爆发以来,我大幅降低给猪肉消费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从猪瘟疫情对国内猪肉市场供应带来的冲击影响出发,基于城乡居民消费视角,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一步比较分析猪瘟疫情期间国内猪肉价格、猪肉替代品消费、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因素与居民猪肉消费行为的关联度,最后提出恢复猪肉产能、保障消费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非洲猪瘟;猪肉消费;猪肉供给;灰色关联分析法
一、引言
我国是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所谓“猪粮安天下”,猪肉在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是大众餐饮中必要的动物性食品。自2018年8月初我国报告首起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国内生猪存栏量从2018年42817万头下降到2019年31041万头,%,%,2019年居民猪肉消费4463万吨,%,,%。非洲猪瘟疫情给生猪养殖产业以及居民生活消费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和消极社会影响。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研究非洲猪瘟对我、稳定肉类市场、推动我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关于猪瘟疫情的影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疫情下市场供需变动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等方面。从居民消费结构来看,刘源(2019)[1]提出非洲猪瘟疫情变相加速了肉类消费结构的优化,近两年在消费上发展比较平稳,消费信息逐步恢复,这些因素均造成今年禽肉市场行情大好。林瑞平(2019) [2]提出猪瘟疫情下,猪肉类消费从“热鲜”向“冷鲜”发展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朱宁(2020)[3]研究发现非洲猪瘟疫情的爆发,使得城镇居民家庭肉类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有三分之二的用户选择用禽类替代猪肉消费,城镇居民家庭主要选择牛肉、羊肉、及禽肉作为猪肉的消费替代品。从居民消费影响因素方面,不少学者研究发现收入水平、消费习惯、人口结构、市场环境等方面均是影响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4-6]。此外,从消费结构的研究方法来看,张明等(2020)[7]运用Tobit-DID模型按照肉类、食品类、生活消费八大类分为三个层次来定量分析非洲猪瘟对四川居民消费的影响;不少学者通过Logistic模型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消费者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8-9];卢艳萍等(2020)[10]基于双对数线性支出模型和LA/AIDS模型分析我国城乡肉类消费及结构特征,并判断居民肉类发展的未来趋势。
二、非洲猪瘟疫情下我国猪肉供给市场分析
非洲猪瘟在我国爆发以来,迅速波及国内多个省市,对我国的生猪产量带来消极影响。同时,随着国家对生猪养殖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进一步提高了养殖难度,部分中小型养殖户迫于压力逐步退出了行业。从表1可以看出2014-2018年期间生猪出栏、存栏和能够母猪存栏量整体呈现一路下滑的趋势。其中,在2019年生猪出栏和存栏量出现明显降幅,出栏量同比减少了14963万头,%,存栏量同比减少11776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从2974万头下降到2035万头,%。
表1 我国历年生猪出栏、存栏情况 万头,%
年份
生猪出栏量
变化率
生猪存栏量
变化率
能繁母猪存栏量
变化率
2014
74952
%
47160
-%
4285
-%
2015
72416
-%
45803
-%
3799
-%
2016
70074
-%
44209
-%
3657
-%
2017
70202
%
44159
-%
3465
-%
2018
69382
-%
42817
-%
2974
-%
2019
54419
-%
31041
-%
2035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国内猪肉市场供给来看,猪肉产量在2010年到2018年趋于稳定(如图1),变动幅度维持在5%以内,在2019年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猪肉产量急剧下降,从2018年的5400万吨下降到4255万吨,%,由此可见非洲猪瘟对我国猪肉市场供给稳定性带来严重冲击。
图1 2010-2019年猪肉产量及同比变化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此外,国内猪肉供给的不足,加之,必
非洲猪瘟对我国猪肉消费市场的影响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