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中的弗洛伊德人格
拍摄于2007年被誉为科恩兄弟最杰出电影的《老无所依》成为第80届奥斯卡最风光影片之一,收获多项大奖。影片导演对电影人物、情节和电影结构入木三分的刻画,也使得影片诞生后,拥有斐然的票房成绩和众多喝彩声,在广大影迷心目中拥有难以震撼的地位。本片延续科恩兄弟早期电影风格,暴力血腥中伴随着荒诞和黑色幽默。它的另一点睛之处在于科恩兄弟对故事情节的点到为止,影片没有把所有故事情节展现观众面前,使之一览无余,而是大量运用隐喻和省略,暗喻剧情,使观众浮想连篇,自己体味故事深藏的文化内涵所在。现代艺术欣赏是一种理论自觉运用过程,在欣赏影片时"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对影片有不同解读,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解析影片《老无所依》中的人物形象,发掘影片蕴藏的艺术内涵。 影片《老无所依》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麦卡锡同名小说。 原著使用美国方言讲述深奥且具有复杂人物形像和独特美国观念的黑暗血腥故事,科恩兄弟则发挥其天才编剧才能,将故事浓缩成简洁、紧张、处处闪耀着引人深思和黑色幽默的影片。影片围绕着西部牛仔、冷血杀手和老警长三个身份迥异的人展开叙述。在1980年代的美国西部,退役越战老兵西部牛仔莫斯在野外狩猎,狩猎未果却意外发现了黑帮火拼后同归于尽的惨烈场景。 只是不知什么原因,交易双方激战惨烈,使得交易现场只剩一车毒品、二百万美元和一个奄奄一息求救要水的人。面对现场巨款的诱惑,牛仔提走了装有现金的箱子。夜晚归家,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可能是良心未泯,深夜提着水又回到了交易现场,给那位向他求救要水的人送水。不料,遇到前来寻找巨款的黑道人员,牛仔险象环生,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的逃亡之路,引起了一系列有目的的追杀。影片用大半时间讲述牛仔莫斯和冷血杀手安东之间的追杀周旋,竭尽全力的牛仔和冷血精明的杀手数次交锋,牛仔险中求胜,最后却死于他人之手。 杀手安东在影片最后遭遇车祸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片中当地老警长贝尔在对一连串杀人事件进行调查,试图抓住杀手安东,以帮助被追杀的莫斯。但让老警察感到无力的是,现实却使他变得束手无策,无法追踪到冷血杀手,最后感叹世界变化,决定提早退休。 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把人的个性结构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蕴藏着本能的驱动力,它在无意识中起作用,表现为无意识的非理性冲动特征,不计后果的按照"快乐原则"行事,寻求即刻的本能满足。"自我"属意识范畴,它依照"现实原则",推迟不恰当的即刻满足以便将来能够适时得到更大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和自我相互作用,自我的能量从本我中来,并为本我服务,不能摆脱本我单独存在。良心的认知是"超我"的一种表现行式,"超我"按照"至善原则"监视和统治着自我,它始终努力维护着社会道德和伦理的底线,使个体处在一种理想主义精神状态中。个性结构中三个部分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在一般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一种和谐状态,保证个体性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状态失衡乃至破坏,就会产生神经疾病,以至危及人格的发展。 二、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在《老无所依》中的解析 在影片中杀手安东﹒奇古尔沉默寡言、面无表情、留着奇怪发型,戮,
现代艺术中的弗洛伊德人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