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5年级 数学 人教版 练习册下册答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总课题静电场总课时第1 课时课题 1. 电荷、电荷守恒定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 2 .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 .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 .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 .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2 、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 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 电荷的代数和不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教学重点电荷守恒定律教学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学法指导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准备教学设想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个案补充或错题订正(一)引入新课初中学过自然界有几种电荷, 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如何?电荷的多少用什么表示? 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内是否存在电荷?如何使物体带电? (二)进行新课 1 .电荷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物质内部微观结构的描述,思考和回答问题: (1 )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2 )什么是自由电子,金属成为导体的原因是什么? 提出问题:除了摩擦起电,还有没有可以使物体带上电的方法? 实验:取有绝缘支柱的两个不带电枕形导体 A、B ,使它们彼此接触。( 如图) 1、把带正电荷的球 C 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 A,B, 可以看到 A,B 上的金属箔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 2、如果先把 C 移走, A和B 上的金属箔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 3、如果先把 A和B 分开,然后移开 C ,可以看到 A和B 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 4 、如果再让 A和B 接触, A和B 上的金属箔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 ,重新接触后 A和B 上的金属箔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 静电感应: 2 .电荷守恒定律静电感应的实质是什么?是不是创造了电荷? 联系摩擦起电的实质,思考使物体带电的实质是什么? 电荷守恒定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4 页有关内容,了解电荷守恒定律的另一表述: 3 .元电荷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1) 电荷的多少如何表示?它的单位是什么? (2) 什么是元电荷?一个电子就是一个元电荷吗? (3) 元电荷的数值是多少?它的数值最早是由哪位物理学家测定的? (4) 什么是比荷?电子的比荷是多少? (三)实例探究【例 1】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一个带+6× 10 -8C 的电量,另一个带- 2 × 10 -8C 的电量。把两球接触后再分开,两球分别带电多少? 【例 2】如图所示, 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 A、B 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 A 端靠近一带电导体 C 时( ) 端金箔张开, B 端金箔闭合 B .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 A 端金箔仍张开, B 端金箔闭合 C .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 C 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 D .选项 A 中两对金箔分别带异种电荷,选项 C 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四)达标提升 1、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

5年级 数学 人教版 练习册下册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