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的眼部给药途径
[关键词] 胰岛素;最低有效浓度;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c)-161-01
口服用药和注射给药,对于长期用药的患者来说,会带来许多痛苦和不便,因此,非注射给药途径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特别是肽类口服给药由于被胃肠道破坏,起不到治疗的作用,其非注射途径用药,且希望达到全身作用的研究越来越活跃[1,2],尤其经眼黏膜给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肽类非注射给药途径展示了乐观前景。
1 胰岛素经眼给药的吸收转运途径
将药物滴入结膜囊内,通过角膜、结膜和鼻泪管这3个部位吸收进入体内,具体如下:
通过角膜吸收进入眼球内,药量小于1%;通过结膜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系统,其量约为25%~35%;通过鼻泪管黏膜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系统约60%~70%。因此,经眼给药后,约99%以上的药物经眼结膜和鼻泪管黏膜吸收进入到全身循环系统,仅有不到1%的药物进入眼球内。因此,经眼给药达到全身给药的途径在眼科生理学上是可行的。胰岛素经眼给药的研究结果支持上述观点。
为了测定眼结膜和鼻泪管系统对胰岛素的全身吸收分别所起的作用,将部分动物的眼结膜和泪小管封闭,其余部分动物的泪小管不封闭,并将实验动物分成4组,每组6只。对每一种胰岛素而言,以泪小管封闭的动物作为一个整体,未封闭的动物作为一个整体可计算出通过眼结膜吸收的胰岛素占总吸收量的百分比。结果表明胰岛素+BL-9和胰岛素+Brij-78经眼结膜吸收的百分率分别为28%和34%,经鼻泪管吸收的百分率分别为66%和70%。
2 胰岛素经眼给药的吸收与吸收促进剂
用同位素标记的一些小分子肽类药物如血管加压素、催产素及胰高血糖素的经眼给药吸收则较差。因此在处方加入适当的促进剂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可使血中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
Chiou等[3]对50余种吸收促进剂进行了筛选,发现BL-9和Brij-78对肽类药物的吸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的BL-9和Brij-78能有效促进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吸收,且不产生局部过敏反应及局部刺激作用。
使用吸收促进剂的优点在于:①只需要较低浓度的肽类滴眼剂,就能达到治疗所急需的血药浓度。②由于药液浓度降低,可减少肽类药物对眼的刺激作用。③可大幅度降低肽类药物滴眼剂的生产成本。
3胰岛素经眼给药最低有效浓度
%胰岛素100 μL+% Brij-78滴眼后60 min,即能产生较强的降血糖作用,因此该剂量可能是最佳的选择剂量。人体重大约是家兔的25倍,%(,25) mg/75 kg。~ mg/kg,% Brij-78的胰岛素滴眼剂的吸收率大约是60%~70%,按此计算,6%~%%的Brij-78即能使血中达到有效的胰岛素水平[4]。
4 胰岛素经眼给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3,
胰岛素的眼部给药途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