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教师要“五观端正”.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语文教师要“五观端正”
摘要:语文学习是人文熏陶的主渠道,语文课堂是精神补钙的主阵地,语文教师是情感教育的主力军,更是学生文学素养提升的第一责任人。在为学生的成长铺设绿色通道的时候,语文教师必须有“端正的五观”:诗意的阅读观、激情的课堂观、细节的作文观、感恩的育人观、大语文的教学观……只有“五观端正”,语文教师才会德馨业精、儒雅敦睦,学生也才会德才兼备、激情飞扬。
关键词:语文教师;“五观端正”;学生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119
一、阅读的诗意观
阅读不是投机,但阅读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机缘。走进文质兼美的读物,就如同漫步在一片五彩缤纷的原野。只要有心有意,就一定能看到鲜花绿树,嗅到果实飘香,喝到清冽甘泉,体会到来自心间的遏制不住的愉悦和惬意……坦然的、没有功利色彩的诗意阅读是一座设计独特的桥梁,是一条作用非凡的纽带,它能够让语文教师牵着心灵的手走进充实的殿堂。事实上,如果给自己留下一定的阅读时间,每天都进行一定的阅读活动,阅读就会成为教师品味甘甜、汲取营养的有效途径,诗意的阅读就会成为教师心目中一块挥之不去的具有极强诱惑力的绿色芳草地。

诗意的阅读不是赶鸭子上架,而是一种精神的默契。诗意的阅读能够让教师悟出“水清鱼读月,风静鸟谈天”的意境,品出“人生能有几次搏,现在不搏待何时”的深意。一个负责任的语文教师,就应该给自己的学生以时间和耐心,培养他们的阅读意识,让他们养成阅读习惯。只要学生注重将书面阅读、音像阅读、网络阅读融为一体,把握“阅读――理解――争鸣――顿悟”的思路,就能让阅读成为他们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源泉,就能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阅读的甘甜与美妙,就能让那些平时不“显山露水”的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充实与快乐。
二、课堂的激情观
课堂是知识储备的平台,是思想升华的舞台,是心灵撞击并互动的擂台。以事感人的记叙文教学,教师需要的是情满于山的煽情;以情动人的散文教学,教师需要的是情溢于海的鼓动;以物明人的说明文教学,也离不开教师那饱含深情的指点;情节曲折的小说教学,教师需要的是催人泪下的撩拨……重庆黎见明先生的“导读法”少不了教师的真情投入,上海钱梦龙先生的“三主四式导读法”离不开教师的真切点拨,辽宁魏书生先生的“六步教学法”缺不了教师的激情呵护,就是蔡澄清先生的“点拨教学法”也需要教师的深情关爱……课堂无一不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为契机,无一不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为纽带,无一不是以发挥教师的独特个性为手段的。一位教育名家曾这样说:“激情,那是体悟一种将事业完全融于个体生命后的执著,是一种对生活、事业、生命的无限热爱后的孜孜以求。”
语文教师需要激情,语文教学依赖激情,语文课堂不能没有激情。用音调悠扬的晨钟,唤起同学们前进的脚步,为他们描绘一幅光明灿烂的前景;用浑厚有力的暮鼓,总结同学们丰收的喜悦,替他们铺设一条五彩缤纷的成功之路。

三、作文的细节观
一位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心灵互动的阅读课堂,更要关注被称为“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作文不独是对生命记忆的保存,

语文教师要“五观端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无需盛会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