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浅谈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徐州工程学院 郜斌 广一 实用艺术是指实用性与审美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艺术,是一门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的艺术。通俗地说就是艺术的“生活化”: 生产工具艺术化、生产过程艺术化、生产对象
、生产成果艺术化。实用艺术大体上包括 : 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 现代艺术化
设计等。实用艺术来自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源自人民集体智慧,是一种 普世的艺术,可以把这种艺术称为“下里巴人”与殿堂艺术家的“阳春白雪”进行 区别。但这并非是实用艺术的“低级标签”,由于实用艺术更贴近生活,其在生活 中的艺术价值不可低估,且实用艺术不乏传世经典。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用艺术的审 美过程和审美体验中,人们应该如何把握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从而能够借实用艺 术审美体验艺术。 一、实用性与审美性
实用艺术的实用性与审美性二者是一个统一体。实用性是基础,审美性是上层 建筑。审美性要服务于实用性,受到实用性的影响、规范、制约。实用性是艺术的 载体,没有载体或者载体缺陷,审美是难以成立的。这是实用艺术最核心的审美特 征。我国古代园林艺术是实用性与审美性完美结合的典型。园林是将大自然的风景 素材,通过概括与提炼,创造各种理想意境,再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建筑。公元 1637 年,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造圆学专著《园冶》问世,其作者是当时苏州 吴江的画家计成。该书指出园林的兴建要始终观察“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总体 指导思想,核心就是把“实用性和审美性和谐统一”。苏
,关键就在“山水”和“人居”中体现了“和州园林是大家熟知的园林艺术集 大成之作
谐”。古人在生活的时
时处处都在讲究实用的同时兼顾审美的考虑,和谐让心灵归于平静,体现了朴 素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古代民居建筑内部的大门、窗户、门楣、屏风、梁 架、木柱、天棚、藻井、神龛、家具选材根据财力选择紫檀、红木有之,樟木、杂 木有之,刨光上油,精细雕刻,浮雕、阴雕、透雕、圆雕,打磨抛光,上色,工序 繁多。当人们从进入大门之时就可以感受到门楣、屏风辟邪扶正之气,梁、柱上楹 联、对联、匾额的文曲气,藻井、天棚、家具上传说、故事的教化气息。这些都是 最朴素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统一的最好例证。现代社会,实用性与审美性之间的关系 呈现出新的特点,审美性反作用于实用性的能力越来越强大。由 Alexander Samuelson 设计的著名的细腰可口可乐汽水瓶从 1915 年脱颖而出至今成为了近百 年的经典,符合可口可乐公司“看起来装很多,实际上装不多”的“实用要求”, 但是,消费者欣赏的却是其优美的曲线手感和可乐的咖啡色共融的审美感受。在航 空设计界流传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 如果飞机看起来很不错,那就对了,如果 看起来不怎么样,那一定是失败的。 2006 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吉祥物狮子穿着德国 队 10 号球衣,但是在德国却难以热销,原因是德国大部分消费者认为 : 只穿衣服 不穿裤子是很难看的。失去了人们观念中的美感,艺术就是失败的。随着社会的不 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的审美需求在量与质上都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实 用艺术作用空间也在不断拓展。大
浅谈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