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而今夏
夏天是个无常的季节,有明媚的阳光,也有倾盆的大雨。 故事中的那一个,天格外的蓝,树格外的绿,风格外的柔,孟克柔轻轻穿梭在台北街头的滚滚车流中,眼神倔强,衣角轻扬,短得不能再短的刘海微微飘起,连汗水都是甜蜜的味道。
左钻,右钻,向前,再向前,转头,凝视――张士豪笑得就像快要融化的冰淇淋,没心没肺,又无忧无虑。
多希望时光就此停驻啊,在年轻的眼神初初相遇的瞬间。
永无岛上的孩子
蓝色大门是一部真正的青春片。是说,不但青春,还很治愈。在我被若干标榜残酷美学的青春片折磨到杜鹃啼血早生华发的时候,看到它不啻于重获新生。影片色调清新明亮,天蓝海碧,绿树崴崴,配乐欢快轻柔,像流淌的溪水,也像跳跃的阳光,这一切仿佛在喧嚣繁忙的台北市中筑起了一个童话世界。加上整部片子基本没有成年人出现,就像传说中的永无岛――岛上没有大人,孩子永远不会长大。摆脱了来自成人世界的压力和干扰,17岁那些懵懂的心事显得郑重其事,却又单纯无比。
孟克柔在墙上一遍又一遍地用力写下“我是女生,我爱男生”,一转眼却依然对月珍百依百顺;
林月珍不厌其烦地收集张士豪的一切,甚至他随手丢掉的垃圾,用他的笔成千上万遍写他的名字;
张士豪每天都到孟克柔家开的水饺店吃夜宵,每天都对着空空的阳台喊:“我吃饱回家了哦。”
谁都有过那样的时光吧,在苦竹般的夏夜里仰望天空,心事就像弯弯曲曲的茑萝攀援而上缠缠绵绵,夜风纯净而悠长,少年们似乎有着永远也挥霍不完的时光,于是总是执著地坚持着,相信着,tomorrow is another day,天亮后一切都会不同。
而早已走出岛的我们,在旁观的同时,心底可曾想起了谁?
校服少女与单车少年
校服少女与单车少年,所有青春片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每当孟克柔与张士豪伴随着丁丁冬冬的钢琴声从台北街头轻快掠过,年轻的脸迎着阳光,衣角随风飘起,我总忍不住幻想:他们马上就要飞起来了吧,或者,他们一直在飞,只是我们的眼睛蒙上了尘土,看不分明。
恋爱人人谈得,但只有年轻美丽的人们谈起来才好看。
还记得上个世纪红遍大江南北的《情书》吗?白衣少年靠在窗口,背对阳光,忧郁内敛,沉静似水,麻花辫的少女坐在几米之外注视着他,懵懵懂懂,若有所思,风吹起纱帘,少年的身影在轻纱中若隐若现,在记忆中若有若无,随风而逝的,不仅是青春,还有那至死也说不出口的爱恋。
同是青春片中的男女主角,白衬衣变成了花衬衫,麻花辫变成了男仔头,一个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阳光少年,一个是清秀倔强寒光凛冽的气质少女,爱情变成了阳光下你追我赶的游戏,一个笑容明媚亦步亦趋,一个眼神锋利咄咄逼人:
……你想干嘛?
我是游泳队吉他社,长得还不错啊。我有什么不好。
你到底想干嘛?
就是追你啊。
……
虽然,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王子和公主,不同的爱情故事,但他们都代表了青春最纯净美好的部分,无论何时何地回头,总是温暖如昔。
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大人?
“三年,五年,或者更久以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大人呢,是体育老师,还是我妈?”
“我看不到我看不到我看不到,我真的看不到啊”。
站在蓝色大门前面,每个人都多多少少开始思考自己的
忽而今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