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组歌节选 浪之歌 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组歌节选 浪之歌 教学设计.doc《组歌(节选)》《浪之歌》教学设计
府谷县新民初级中学 刘嘉旎
—'教材依据
《组歌》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五 篇课文,本单元的所选的散文诗,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 的心灵之声。单元导学对这些文章的教学建议是''加强朗读, 注意联想与想象,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 习抒情性语言。”本文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组歌》中的两 篇。这两首散文诗都采用拟人手法,其中海浪的形象是一个 博爱者形象,在《浪之歌》里,海浪被诗人赋予一个浪漫的 花的形象,它不仅是“海岸”的情人,在它的形象里融入了 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人世世界的守护者,这博大的爱闪耀 着人性的光辉。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 # O
二' 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 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 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人为本。因此我决定运用'‘想 象画面、感受意蕴”为主要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体验 为核心,以大胸怀导引学生透视爱情、化解爱情、超越爱情, 从个人之爱到祖国之爱再到与大自然和谐之爱,力求使点拨 如风过林梢。
三' 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及文本特点,确定了如下教学目 标:
知识目标
府谷县2015教育叙事参评
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
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能力目标
强化朗读,体会诗意推进的肌理和层次。
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 手法。
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德育目标
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 生命。
四'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本 文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理解象征手法的 运用。
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理解文章的深刻意蕴。
五' 教学准备
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下载朗读音频。
六'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画(出示海浪图)指名说出画面内 容:海浪在人们生活中是平常的,但在黎巴嫩诗人的笔下, 却是有灵气、有个性的,他们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构成生 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他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 以启迪。为什么呢?
(二) 作者简介:黎巴嫩文坛骄子一一纪伯伦
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 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 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另 三首是《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他的散文诗充满 浓郁的诗情和深刻的哲理,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被并称
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
(三) 听读,整体感知
1、 学生听读,体会朗读的语音、音调、语气。
放朗读录音或教师配乐朗诵。
2、 学生自由朗读。
3、 请同学朗诵《浪之歌》,以加深对诗中形象及情感的 理解。
(四) 初步探究
1、 思考:这首散文诗中的“浪”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的浪
女口:热情洋溢的浪一往情深的浪无比忠诚的浪 多情浪漫的浪温柔善良的浪痴情的浪缠绵的浪 任性的浪等。
2、 海浪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跟

组歌节选 浪之歌 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蓝天
  • 文件大小87 KB
  • 时间2021-09-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