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名言50句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木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 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 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 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大意: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 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 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 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 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 研究事物的原理。
3、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一一《大学》
大意: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 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
4、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
大意;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 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 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
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一《中庸》
大意: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 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6、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大意: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 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7、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一一
《中庸》
大意:由于诚恳而明口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口事理而做到诚恳, 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口事理,能够明口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 诚了。
8、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中庸》
大意: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 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9、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一一《中庸》
大意: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 近勇敢了。
儒家经典名言50句
儒家经典名言50句
10、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 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一
《中庸》
大意: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岀来以后符合 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 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 To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一《论语》
大意: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 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 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一一《论语》
大意: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 友交往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用心认真地复习了吗?
13、 巧言令色,鲜矣仁!一一《论语》
大意: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14、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一一《论语》
大意: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
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大意: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 态度。
儒家经典名言50句
1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一《论语》
大意: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 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1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一《论语》
大意: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 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 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 和谐友善的态度。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一《论语》
大意: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一一《论语》
大意:聪明而喜爱学习,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且不感 到耻辱。
0、三思而后行。一一《论语》
大意: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然后才去行动。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
大意:智慧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
儒家经典名言50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