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数学.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数学.doc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数学
学习数学较理想的状态是能够从有限的例题岀发举一反三,同时让 学生体验自行编题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真正达到“授 人以渔”的目的•这里笔者以在上课时讲授的一道例题为例,谈谈如何让 学生尝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选修2-1第2章的复习课上,我举了如下例题:
例1:已知过抛物线y・=2px (p>0)焦点F的直线1交抛物线于M, N 两点,B (-■, 0),求证:直线BM与直线BN的斜率互为相反数.
解:设直线的方程为x=my+B, M (x・,y・),N (x・,y・)
贝U kH+kH = ■ +■ = ■ + ■
=■
联立方程组x=my+HyH=2px
则 y・-2pmy-p・=0
2my■ y■ +p (y・+y・)=2m (-pH ) +pHpm=0
.*.kB+kB=0,即直线BM与直线BN的斜率互为相反数.
一般情况下,到此一些数学教师认为已完成了学习任务,失去了继续 探索的机会.
此题一出,接下去便是见证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时候了.
让学生思考:你可以编岀怎样的题目?此时有同学提岀如下问题,这
里我们记为推广1.
推广1:已知过抛物线y・=2px (p>0)焦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M, N 两点,是否在平面上能找一定点B,使直线BM与直线BN的斜率互为相反 数•若存在,求出B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如果存在,根据对称性,该点一定在对称轴(即轴)上,设B (a, 0)
设直线的方程为x=my+B, M (x・,y・),N (x・,y・)
贝U + +
2my Hy■+ ( H-a) (y・+y・)=0
联立方程组x=my+HyH=2px
则 y・-2pmy-p・=0
.•.-2mpB+2pm (■-a) =0,对任何实数m恒成立;即a=-B,
即存在一定点B (-■, 0),使直线BM与直线BN的斜率互为相反数恒 成立.
完成此题的解答后,思维开始活跃,有的同学认为此题也可以推广为 下列命题:
推广2:已知抛物线y・=2px (p>0),点M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与其准 线的交点,过点M作斜率互为相反数两直线1・,1■与抛物线分别相交于 A、B、C、D四个点,其中A、C两点的横坐标相同,求证直线AD经过一定 点.
解答可得直线AD必定经过此抛物线的焦点.
到此有的同学已经非常满意这样的结论与推广,但有同学立刻提岀这 样的想法,上述过焦点的直线是否可以改成过对称轴上定点A (a, 0),
(a>0),上述的性质是否也存在?经过思考的确具有同样的结论.
推广3:已知抛物线y・=2px (p>0),过点A (a, 0), (a>0)直线1 交抛物线于M, N两点,点B为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求证:直线BM与 直线BN的斜率互为相反数.
推广4:已知过抛物线y・=2px (p>0),过点A (a, 0), (a>0)直线 1交抛物线于M, N两点,是否在x轴上能找一点B,使直线BM与直线BN 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若存在,求出B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此题可求得B (-a, 0).
推广5:已知抛物线y・=-2px (p>0),点m (-a, 0), (a>0),过点M 作斜率互为相反数两直线1・,1■与抛物线分别相交

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数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87 KB
  • 时间2021-09-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