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践行生本教育,彰显生命本色
——生本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从去年8月开始,我认真聆听了学校十几名远赴广州、重庆参加生本教育培训回校后的教师的二级培训,同时,也认真阅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教师》和郭思乐教授的书籍,并且随时关注生本教育公众号信息,了解到什么是生本教育,觉得生本教育确实有神奇的力量,然后我自觉践行生本教育课改探索,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也有很多困惑。终于,这次参加了“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修班暨兴文县生本教育推进会”培训,为期4天的学习,收获颇多,对生本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心中的疑惑也变得豁然开朗。
一、再识“生本”,理论提升
听了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教育向大自然寻找力量》的讲座,对生本教育的本质认识更深,生本教育相信生命,激扬生命,也就是“天纵其才”。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的基本做法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犹如老农与小苗的关系,教师关键是要“给根—培植孩子的慧根”。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特征的真谛,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形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生本教育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我懂得了“生本出素养,素养出成绩”的理念,了解了生本教育的神奇力量在于用自然的办法取得十倍的功效。这次学习从理论上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转变,更加坚定了决心,将对我本人以及学校的生本教育改革起到重要的理论引领。
二、生本课堂,从“师本”到“生本”的转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郭思乐教授说:“学习的发生之处是学生”。 “生本教育”
3
理念就是教师如何依靠点燃、激励和发动学生,由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达到不见自我的生本最高境界。
“师本”教育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厌学情绪不断加深,就是因为他们学得吃力,不能“好学”。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生本教育的课堂,精彩的是学生,成就的学生,他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学生完全拥有学习的天赋和潜能,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很多的知识,并能在自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在生本的课堂上,学生是那样的投入,他们合作、交流、质疑、补充,他们在课堂上充分的表现自我。在生本课堂上的学生,个个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学习的状态,在课堂上,他们可以发挥想象,积极思考,有着执着的探索精神。这种课堂,让学生充满了自信,课堂活起来了,让课堂呈现出精彩,学生便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兴趣很高,自己喜欢学习而且是通过探讨学到的当然掌握得更牢固。
三、再次认识“快乐生本教育教学法”
生本教育是教师的追求,是最好的素质教育,是激扬生命的教育。教师践行生本教育要经历“自豪期、思考期、成熟期、无为而为期”这几个阶段。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指导者,赞美者,服务者。我们要把教会学生学会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记住“学生学习最大的天敌是依靠”,“教师教学最大的悲哀是包办”。我们要创造条件与机会,相信学生,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自主学习。“快乐生本教育教学法”要
生本教育培训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