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中课例研究
一、提出课例研究的背景
课例研究的提出是普教科研回归本原的一个举措。提倡教师的研究回归本原,就是关注实践问题的解决。即教师的研究以行动研究为首选,以课堂为研究的主要场所,以实践反思为主要特征,以指导教育实践获取策略知识、促进专业成长为首要目标。
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课程改革必须有教师的跟进;课程的理念必须让教师内化,才会转化为实际行为;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不应只是“教书匠〞,而应是自觉的研究者。
关于教师的专业开展的研究,已经从理论探讨走向实践探索。教师是在教育行动中成长的;教师的专业开展要关注实践智慧的动态开展过程,关注两类知识——明确知识与默会知识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课例研究的价值取向
通过文献检索和实践经历总结,课例研究的校本培训是解决由理论到实践的一条有效途径。课例研究把先进的理念通过课例为载体的研究、指导、对话,通过专家、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的研究人员的引领,通过教师个人在反复讨论中做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实现设定的目标。
课例研究重视积累,重视增加教师的实践智慧,开展教师的反思能力,强调面对教学共同分享,其意义十清楚显。
三、课例研究的根本操作
1、选题。与任何一项研究一样,课例研究也要有一个研究的主题。
2、选课。有了研究主题,接着是选课。
3、设计。要思考在教学设计中,如何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我对这节课的理解设计教学?如何表达以学生开展为本?
4、实施。把设计变成课堂教学的过程。并仔细观察分析其效果。
5、课后反思。通过对课的分析,形成什么反思文本?反思的结果是对后续研究的导引。
6、教师再选择一节课,通过再设计、实施、课后讨论与反思到达新行为阶段,从而实现行为跟进。
四、课例的类型
〔一〕按课例的内容或主题,课例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意外式课例
意外式课例是反映师生巧妙处理教学中发生的出人意料而又符合情理的偶发事件的课例。
意外式课例的特点是:出人意料而之外,但在乎情理之中,问题格外集中,矛盾十分突出,故事情节不复杂,但能使人有小见大,深受启发。
2、主题式课例
主题式课例是师生围绕一定的主题而展开教学活动的典型事例。这类课例有时是按照一定专题开发的,如自主学习专题、合作学习专题、探究式学习专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感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等等。
主题式课例的特点是:主题鲜明,内容新颖,注重专题研究,富有学术价值。 ,
新课程教学中课例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