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山中访友.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基本信息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语文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师
王发瑞
单位
古浪中心小学
课题名称

教学目标与方法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标题
重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 1.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写作脉络。 一、导入(媒体出示春夏秋冬的风景画面) (一)明确单元内容 师: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二)揭题: 1.师:今天,我们首先跟着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出示课题《山中访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2.师:让我们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去拜访作者的“山中众朋友”。 说明: 通过教师优美的言语和图片介绍,更快让学生进入本单元学习的氛围。直接通过教师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作者。 二、初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 (一)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1.自学要求: ①自由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通过看注释、查词典等方式理解。 ②思考: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用笔做上记号) (二)学生自学 (三)学生交流 1.词语学习 正音:检查预习,读准带点字的字音 幽径(jì
ng) 唱和(hè) 湛(zhàn)蓝 栀(zhī)子 津津(jīn)乐道 玄(xuán)奥 清澈(chè) 禅(chán)心 犬吠(fèi) 吟(yín)咏 憔(qiáo)悴(cuì) 树冠(guān) 词语解释: “唱和”“和”多音字这里念“hè”,意思: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望卓著。 津津乐道:形容饶有兴味地谈论。 波光明灭: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幽径:隐蔽、僻静的小路。 吟咏:“咏”的基本意思是指有节奏地诵读诗文。“吟”往往跟“咏”连在一起,含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古人有一说,动声叫吟,长言叫咏。 2.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依次找出来) 在依次找朋友的时候,对照相应的段落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内容 (依次是:古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阵雨-归鸟) 说明: 理清脉络是为了学生更好读懂全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研读课文 1.师:这些“朋友”我们平时也常常见到,我们通常称之为什么?(景物) 文章写的是作者“山中观景”的过程,为什么要以“山中访友”为题呢?这两个标题有什么不同?默读全文,思考。 2.学生交流 (学生讨论后明确: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默读全文,用直线划出描写“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友情的语句。 (老桥──“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鸟

山中访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