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讲三十年代诗歌的多样选择
——教材第21章
一、三十年代诗歌多元发展格局
二、左翼革命诗歌
三、艾青等现实主义诗歌
四、戴望舒与现代诗派
1
一、三十年代诗歌多元发展格局
左翼革命诗歌
现实主义诗歌
现代主义诗歌
二、左翼革命诗歌
(一)殷夫
1. 殷夫( 1910——1931 ),原名徐伯庭,浙江象山人。诗人,革命家,“左翼五烈士”之一。
2. 红色鼓动诗
A 在血与火的阶级交战中,塑造无产阶级伟大形象
B 浪漫主义色彩:
直抒胸臆,情绪激越,节奏急促——把抽象的情感化为可感的形象
2
[例1] 《血字》(节选)
“五卅”哟! 立起来,在南京路走! 把你血的光芒射到天的尽头, 把你刚强的姿态投映到黄浦江口, 把你的洪钟般的预言震动宇宙!
一九二九,四,二三
《别了,哥哥》(节选)
别了,哥哥,别了, 此后各走前途, 再见的机会是在, 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一九二九,四,十二 均选自《殷夫诗文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五四年八月第一版
3
(二)中国诗歌会诗人
:1932年成立,“左联”领导下的革命诗歌社团,主要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蒲风等。刊物《新诗歌》。创作纲领:“捉住现实”,“大众歌调”。
B 大众化的风格
C 抽象的呐喊和战叫
2. 蒲风(1911—1942),原名黄日华,广东梅县人。中国诗歌会代表诗人。
A “农村前奏曲”:《茫茫夜》
B “国防诗歌”:《我迎着风狂和雨暴》
A 现实题材的开掘:抗日救亡,农村的阶级对立
4
三、艾青等现实主义诗歌
(一) 艾青
1 .画家· 诗人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小时寄养在一个贫苦农妇家。1929年留学法国,专攻绘画。1932年回国,参加左联,第一次用“艾青”笔名发表《大堰河-我的保姆》。抗战时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等诗集。
A对旧世界的叛逆和诅咒 《大堰河-我的保姆》:不合理制度的控诉——劳动妇女伟大形象的赞颂——对剥削阶级的背叛
B对民族深重灾难的思索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对农民的同情——对民族命运的忧虑
C甘愿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我爱这土地》:对祖国神圣土地的深深爱恋
5
[例2]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11月17日 选自《北方》,文化生活出版社一九四二年一月初版
6
D 对光明的热烈渴望与追求:《向太阳》、《火把》等 《太阳》:太阳出现时万物甦生的欢快景象——“凤凰涅槃”般的再生喜悦
[例3]
太阳 艾青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7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1937年春 选自《旷野》,生活书店一九四O年九月初版
8
《手推车》
贡献之一:自由体诗的新高峰
沿着五四以来自由体诗的道路,艾青扬弃了以往新诗作者过于蔑视传统与追求自由的表现,坚持“忠于现实”的方向,创造性地吸收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以及新格律诗的有益的艺术养料,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新诗的一代诗风。艾青的诗是继郭沫若之后的自由体诗的又一座新高峰。
贡献之二:独特的艺术风格
:写实意象、象征意象、写实与象征结合的多重含义的复合形象
:散文的自由句式,内在的节奏美
:从农民的忧郁到民族的忧患
9
[例4]
手推车 艾青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10
第十七讲 三十年代诗歌的多样选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