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退休以后,第二人生怎么过
退休以后,第二人生怎么过 龚丹 韵 2016-07-04 柳友娟 制图 在渐渐老龄 化的城市里,越来越多的人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
“退休”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有人退休后失落万分, 难以调适,但也有人就此迎来人生的第二个高峰。
我们选取了 5 位退休者。他们当然代表不了这个群体 的全部,但是他们退休以后的心路历程、所思所为,或许能 给这座老龄化的城市、能给渐渐老去的人们,一些启发。 失落与来不及失落 得知要办理退休手续,顾泉雄整个 人是懵的。
“退休”这个词,从未出现在他的脑海里。身为中央新闻 纪录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兼编导,彼时他还计划要拍十几部 片子。计划排得满满当当,准备大干一场,却被年满 60 岁 即将退休的事实敲醒了。
那是 1996 年,顾泉雄已经不记得自己是如何走进办公 室、如何办理退休手续、又是如何走出来的,只记得离开岗 位时,心里除了不舍,还是不舍。
不舍,并不仅仅是留恋职业带来的成就。
顾泉雄出生后几个月,就遇到“七七”事变。父亲常年在
国外打工,全家逃难到外婆家。小时候听母亲说,当时若不 是有条狗把日本人引走,他们母子俩差点就被敌人打死。父 亲回国后贫病交加,去世时他才 11 岁。
顾泉雄常常对人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三 年自然灾害时,他上大学,读的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当 时,在所有人吃不饱饭的情况下,国家把他培养出来。那时 候,培养摄影师的费用,相当于培养航空飞行员。
他正式为国家工作的年数其实不长,拍摄渐入佳境, 正打算大干一场,“但是当我想报效祖国时,就退休了”。
88 岁的王经文, 1983 年从“好八连”部队退役,至今 30 多年过去了。
刚退役时的中国,改革开放没多久,物质生活还不丰 富。当时的上海,外滩还是黑灯瞎火一片,东方明珠还没有 拔地而起。城市有点悠闲,但空气里又隐隐夹杂着躁动。
部队的圈子本来就比较封闭,王经文一退下来,几乎 没事可干。由于多年的作息习惯,每天清晨他都准时醒来, 却两眼发呆,望着天花板,苦苦思索今天应该在家做些什么 才好打发时间。
庄关通的退休,则正好相反,一切是他自己的选择。 他曾是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能说会道。 2002 年是他的 退休年限,但是 2001 年孙女出生, 需要老两口帮忙带孙女, 为此,他 2001 年就退休了。这大概也是千千万万中国老人 的写照:为了第三代。
他的重心直接转移到孙女身上。从孙女开口说话那天 起,庄关通每天都记录她说的话,记了厚厚几本册子。一边 记,一边研究,怎样对话才能训练孙女的联想思维。
培养儿子的时候没经验,孙女变成他家庭教育的试验 田。根据自己与孙女的互动,他每年都会发表家庭教育的文 章。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带孩子,又恢复了身为 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庄关通貌似是幸运的,退休后忙着第三代,失落,还 没来得及。 主动忙碌与被动忙碌 每一次,顾泉雄 都先写好遗嘱,再背上行囊,与夫人一起离开家。
遗嘱主要是对孩子有个交代,意思是:出事不要去找 政府,是爸爸自己要去的。
自从退休,倍感失落,顾泉雄终于想出自己接下去该 干什么。他花了 2 万多元,把自己拍过的多部新闻片和纪录 片拷贝出来,带到全国各地去放映。
他说,影片创作者最痛苦的,就是拍的片子堆在仓库 里。即使拿出来,晒晒太阳也好。
退休后的 10 年里,他和夫人自费几十万元走遍全国 30 多个省。在那个年代,出发前,他需要联系好 6 个单位给放 映片子开介绍信,但每一张都写清楚:吃住行自理。他自己 带上放映机去农村,夫人跟在身后帮他管行李、做笔记。 10 年里,他们遇到过当地人的冷眼相待,也遇到过好心人的热
情鼓舞。
而王经文的运气来了。
退役没多久,部队发现转业干部需要培训,于是请王 经文给部队干部上培训课,每次一上就是几个月。他的生活 终于充实起来,似乎不再那么无聊难挨。
后来,部队农场可以与地方合营办企业。一家洗衣粉 厂愿意提供厂房、器械、原料,部队农场组织农民包装洗衣 粉,装洗洁精。厂长正好是他的老部下,找他当顾问,负责 安全生产。
一个开始忙碌起来的时代,让王经文顺利度过退休的 失落期。
而庄关通呢,随着孙女渐渐长大,开始有自己的独立 想法,他意识到,祖辈的教育再怎么好,都不能代替儿子和 儿媳。
和千千万万老人一样,为了第三代,他也与儿子、儿 媳吵过架。孙女小学一年级时,他觉得孩子要有点爱好,问 孙女要不要学钢琴,她说不要,学校有二胡兴趣组,她又说 不学。儿子儿媳觉得等孩子想到学什么再去学,事情就这样 耽搁下来。
矛盾一直延续着。
退休以后,第二人生怎么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