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测验
考考你
一、解释红字
1、山门圮于河 2、二石兽并沉焉
3、阅十余岁 4、求石兽于水中
5、竟不可得 6、棹数小舟
7、尓辈不能究物理 8、是非木杮
9、湮于沙上 10、渐沉渐深耳
11、不亦颠乎 1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13、遂反溯流逆上矣
14、但知其一 15、可据理臆断欤
二、翻译: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倒塌
一起
经过,经历
寻找
终了,最后
划船
探究
这
埋没
罢了
颠倒,错乱
侵蚀,冲刷
于是
只
主观地判断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人和事很多,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臆断吗?
乾隆皇帝在北京皇宫翰林院里集中了庞大的编辑队伍,编汇《四库全书》,任命纪昀为总编修。正值盛夏,纪昀体胖怕热,脱衣光背,将辫子也盘在头顶,埋头阅校稿样。冷不防乾隆向编辑工作室走来,纪昀不及披衣,连忙钻到案下,拉上惟幕躲藏起来,想等皇帝走后接着工作。谁知这些举动,乾隆都一一看在眼里,只是不动声色,直入大堂。乾隆示意编辑们安静下来,佯装不知,有意地走到纪昀书桌旁边静坐下来。纪昀在案下龟缩有时,室内没有动静,以为皇帝已经走了,便轻挑帘子,露出脑袋问道:“老头子走了吗?”乾隆皇帝一听纪昀叫自己“老头子”,很不高兴,生气地问:“纪昀,你凭什么叫我‘老头子’?今天若是讲不出理由来,马上赐死。”纪昀素有捷才,只见他从容奏道:““老头子’不是我一个人臆造的,而是众所公认,且听臣细细说来。皇帝称万岁,岂不为老?皇帝是一国之首,岂不为头?皇帝乃真龙天子,岂不为子?说‘老头子’只是简称罢了。”乾隆听后,摸摸胡须笑道:“真是个能言善辩的纪昀,虽苏秦、张仪恐不及也!朕赦你无罪吧。”纪昀妙解老头子
河中石兽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译读课文,分析寺僧、讲学家、老河兵三个人物形象,说出明白的道理。
齐读课文,思考:本文讲述了一件什么“神异”的故事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寺庙中的石兽沉入河中,经过十余年,依照老河兵说法找到石兽的故事。
文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概括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四种方法及结果。(2分钟)
学习探究
讲授新课
寻找的位置
理由
结果
寺僧
讲学家
老河兵
、讲学家、老河兵各自寻找石兽的寻找的位置、理由和结果。
原地水中
求之下流
以为顺流下矣
不可得
寻十余里,无迹
求之地中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众服为确论(实则找不到)
当求之于上流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果得于数里外
下游
上游
下游
24河中石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