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的发展和目标
2. 1 财务管理的发展
财务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始于20世纪初。1900年,巴舍利耶(题为《投机理论的博士论文被认定是标志着财务学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学科的里程碑。1897年,托马斯·格林纳出版的《公司财务》一书是最早的一部财务管理学著作。此后,米德、戴维、李恩等人又陆续出版了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著作,标志着财务管理学已经初步形成。
财务学为财务管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财务学理论的演变代表了财务管理学思想的发展。20世纪是财务学理论大发展的世纪,在这100年的时间里财务学思想经历了4次重大的转变。
下一页
返回
2. 1 财务管理的发展
1. 20世纪30年代,财务学走向理论化
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的惨痛经历促使学者们开始转入探讨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动规律和证券内在价值问题。与此同时,经济计量技术终于也被引进财务理论的研究之中。这一时期出现了几本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著作,包括格雷汉姆和多德于1934年出版的《证券分析》、威廉斯于1937年发表的《投资价值理论》和达文于1938年再版的《企业理财政策》。4年内连续出版的这3本书摆脱了早期“手册”和
“指南”之类的旧式教科书的写作方法,转而关注概念、方法和原理,并且强调了数学方法在投资分析中的运用。经济大萧条后出现的这3本书把财务研究带往理论化发展的方向。
2. 20世纪50年代,现代财务理论重要思想流派形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 1 财务管理的发展
第二次转变取得了理论上革命性的突破,形成了现代财务理论的重要思想流派,包括证券市场效率、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资本结构理论、投资决策理论以及股利政策等。主要的有:①资产组合理论。②资本结构理论。③证券市场效率理论。④投资决策(或称资本预算)理论。这些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投资决策理论学派。
3. 20世纪70年代,新财务理论确立
20世纪70年代后期,新财务理论开始向居于正统地位的现代财务理论主流发起挑战,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文章。发表于1976年的有:詹森(Michael )和麦克林(W. H. Meckling)的《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和资本结构》、罗斯(S. Ross)的《资本资产定价套利理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 1 财务管理的发展
发表于1977年的有:罗斯的《财务结构的决定:动机信号方法》、利兰(H. E. Leland)和派尔(D. H. Pvle)的《信息不对称、财务结构和金融中介》、巴塔恰亚(S. Bhattachaiva)的《不完美信息、股利政策和“手中鸟”谬论》、梅耶斯(S. C. Mvers) 的《企业借贷的决定》 罗尔
(R Roll) 的《资产定价理论检验的一项批评——第一部分:理论过去及潜在的可检验性》 等。这些代表了财务学思潮的第3次转变。新财务学思潮将关注点从外部因素转向内部因素,大量地引入经济学各方面的最新成果。他们一反传统研究局限在税收和破产等企业“外部制度”里的习惯,通过借用“信号”“动机”“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等信息经济学概念以及“委托代理”“道德风险”和“激励”等代理理论概念,转入从管理者行为和公司治理结构等“内部因素”方面来发展分析,极大地扭转了财务学的研究方向。以信息经济学为核心的新财务思想逐渐确立起了其在财务研究领域里的主流地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 1 财务管理的发展
4. 20世纪90年代,行为财务学出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财务学研究领域的变革发展,就是行为财务学的兴起。
谢夫林(H. Shefrin)定义行为财务为“关于心理学如何影响财务学的研究”。 1985年,美国财务学会会刊同时发表了两篇论文:一篇是谢夫林(H. Shefrin)和斯塔特曼(Meir Statman)的《赢家卖得太早,输家卖得太迟之分解:理论与证据》;另外一篇是德邦特(Werner DeBondt)和塞勒(Richard Thaler)的《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这两篇文章代表了行为金融的出现。斯坦(Jeremy Stein)在1996年发表的《非理性世界里的理性资本预算》一文标志着公司行为财务的形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 1 财务管理的发展
行为财务学在资本结构、股利政策、投资决策、公司收购与兼并以及首次公开发行等若干财务学的传统研究领域里提出了许多不同于正统财务理论主流的新观点和新理论,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行为财务学与传统财务理论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理性人的假设。 二是有效市场假
财务管理的发展和目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